论有利被追诉人原则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内涵及价值分析 | 第12-21页 |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内涵 | 第12-16页 |
·"有疑,为被告人利益"的出现及其发展 | 第12-13页 |
·我国法学理论对有利被告的探究 | 第13-14页 |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内涵 | 第14-16页 |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特征 | 第16-17页 |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价值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表达 | 第21-31页 |
·西方国家及其国际组织 | 第21-25页 |
·西方国家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表达 | 第21-23页 |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 | 第23-25页 |
·中国 | 第25-30页 |
·古代中国的司法宽恕 | 第25-28页 |
·当代的人权保障 | 第28-30页 |
·评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法哲学基础 | 第31-38页 |
·权力制约论 | 第31-33页 |
·权力扩张的本性需要制约 | 第31-32页 |
·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需要指引 | 第32-33页 |
·诉讼本体论 | 第33-35页 |
·主体论 | 第33-34页 |
·人性论 | 第34-35页 |
·司法理性论 | 第35-38页 |
·认识的有限性 | 第35-36页 |
·司法理性的有限性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有利被追诉人原则的程序法律保障 | 第38-51页 |
·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 第38-40页 |
·扩大起诉自由裁量权 | 第40-43页 |
·保障公正审判 | 第43-45页 |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 | 第45-48页 |
·确立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