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灰色预测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6-19页 |
·灰色预测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对数据序列本身性质的研究 | 第16页 |
·对模型建模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 第16-17页 |
·灰色预测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灰色预测理论在变形监测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灰色独立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 第17页 |
·灰色组合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灰色预测模型基本知识概述 | 第19-31页 |
·灰色预测理论的基本知识 | 第19-23页 |
·"灰"的概念 | 第19-20页 |
·灰数、灰关系 | 第20页 |
·灰色关联与灰色关联空间 | 第20页 |
·灰生成函数 | 第20-22页 |
·灰色建模的基本要求 | 第22-23页 |
·GM(1,1)与GM(1,N)模型 | 第23-27页 |
·灰微分方程 | 第23页 |
·GM(1,1)模型 | 第23-24页 |
·GM(1,N)模型 | 第24-26页 |
·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 第26-27页 |
·传统动态灰色模型简介及维度影响研究 | 第27-30页 |
·动态模型简介 | 第27-28页 |
·维度对传统动态模型的影响研究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择优动态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 第31-42页 |
·择优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第31-35页 |
·光滑函数的建立 | 第31-33页 |
·关联阈值的设定 | 第33-34页 |
·筛选函数的确定 | 第34页 |
·择优动态灰色模型的建模步骤和原则 | 第34-35页 |
·择优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几何意义 | 第35-36页 |
·择优动态灰色模型的主要程序实现 | 第36-39页 |
·主要算法实现 | 第36-37页 |
·主要核心代码实现 | 第37-39页 |
·模拟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择优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第42-48页 |
·应用实例简介 | 第42-43页 |
·择优动态灰色模型在地铁沉降变形监测中应用 | 第43-47页 |
·维度优选 | 第43页 |
·基于维度优选的ODGM(1.1)预测 | 第43-46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基于择优动态灰色模型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与预报系统设计 | 第48-59页 |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8-50页 |
·数据库以及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50-56页 |
·登陆模块设计 | 第50-51页 |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预报模块设计 | 第53-55页 |
·成果管理模块设计 | 第55-56页 |
·系统主要算法设计 | 第56-58页 |
·登陆管理模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 | 第56页 |
·数据库访问面向对象算法 | 第56-57页 |
·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算法流程图 | 第57页 |
·变形监测网的参考系和基准点的稳定性检验算法 | 第57页 |
·ODGM(1,1)模型C#类设计算法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