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大景深、大视角3D光场显示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1.1 立体视觉概述第13-16页
    1.2 视差型三维显示发展历史第16-20页
    1.3 光场显示发展历史第20-26页
    1.4 大景深、大视角光场显示研究现状第26-27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4页
第二章 光场显示原理及光学设计理论基础第34-52页
    2.1 光场理论第34-37页
    2.2 集成成像光场显示第37-42页
    2.3 基于全息功能屏的光场显示第42-43页
    2.4 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基础第43-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第三章 集成成像技术的景深模型及提升方法第52-80页
    3.1 集成成像采集过程中的景深模型第53-58页
    3.2 集成成像再现过程中的景深模型第58-67页
    3.3 提升集成成像景深的传统方法第67-72页
    3.4 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集成成像景深提升方法第72-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第四章 基于集成成像和全息功能屏的光场显示第80-104页
    4.1 基于全息功能屏的光场显示技术原理第81-83页
    4.2 离轴相机三维数据采集与合成图像编码原理第83-90页
    4.3 复合透镜阵列设计第90-93页
    4.4 基于人眼的计算成像方法第93-96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4.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第五章 基于非球面透镜和全息功能屏的大尺寸光场显示第104-120页
    5.1 大尺寸三维立体显示的传统方法第105-108页
    5.2 基于非球面透镜和全息功能屏的大尺寸光场显示技术原理第108-114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4-116页
    5.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4页
    6.1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20-122页
    6.2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草图和数据驱动的真实感树分枝结构建模
下一篇:新型平面高性能微波滤波器、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和陈列天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