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插图索引第14-15页
附表索引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5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6-19页
     ·研究背景第16-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9-20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1-25页
     ·思路与方法第21-22页
     ·章节结构安排第22-25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第25-45页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2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5-26页
     ·战略管理理论第26-29页
     ·冲突管理理论第29-30页
     ·绩效评价理论第30-32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研究综述第32-42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影响因素第32-34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途径和方式第34-38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绩效第38-39页
     ·中国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评价综述第39-42页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综述第42-44页
     ·国外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第42页
     ·国内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模式与趋势第45-62页
   ·机构投资者选择目标公司的传统模式第45-47页
     ·传统模式与方法第45-46页
     ·传统模式评价第46-47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模式变化原因分析第47-51页
     ·法律制度环境第47-49页
     ·机构投资者自身第49-50页
     ·机构投资者传统模式失效第50-51页
   ·国外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发展趋势第51-56页
     ·美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模式第51-52页
     ·日、德模式及其与美国模式比较第52-54页
     ·各国治理评价模式的趋同第54-56页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发展趋势第56-61页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第56-60页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发展趋势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机理第62-84页
   ·机构投资者目标公司治理评价逻辑前提第62-66页
     ·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利益冲突与搭便车问题第62-64页
     ·股东管理者利益不一致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第64-66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动因与优势第66-70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动因第66-67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优势第67-68页
     ·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效应分析第68-70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非合作博弈第70-77页
     ·完全静态博弈第70-75页
     ·完全动态博弈第75-77页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合作博弈第77-80页
     ·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模式第77-78页
     ·机构投资者利益转移量的确定第78-80页
   ·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利益整合模型第80-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第84-111页
   ·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和结构第84-90页
     ·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第84-87页
     ·公司治理评价的结构第87-90页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功能和程序第90-93页
     ·公司治理评价的功能第90-91页
     ·公司治理评价的程序第91-93页
   ·目标公司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第93-107页
     ·公司股权结构评价指标第93-95页
     ·公司高层权力结构评价指标第95-98页
     ·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评价指标第98-99页
     ·公司财务治理评价指标第99-104页
     ·公司环境治理评价指标第104-107页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量化原则与方法第107-110页
     ·公司治理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第107-108页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的评等方法第108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变因子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实证研究第111-139页
   ·实证研究设计第111-116页
     ·相关实证研究方法综述第111-114页
     ·实证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114页
     ·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第114-116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116-123页
     ·样本选择第116页
     ·数据处理方法与程序第116-117页
     ·信度与效度第117-123页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23-131页
     ·基金业绩评价分析第123-127页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主成分分析第127-130页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聚类分析第130-131页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因素组合优选过程及结果第131-137页
     ·类别分级第131页
     ·特征分析第131-135页
     ·结果分析第135-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第7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对策建议第139-149页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第139-141页
     ·积极发展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第139-140页
     ·优化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环境第140-141页
   ·机构投资者层面的对策建议第141-144页
     ·改进机构投资者本身的治理第141-142页
     ·积极监督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第142-144页
   ·目标公司治理层面的策略建议第144-148页
     ·改进股权结构第144-145页
     ·制衡高层权力第145-146页
     ·完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第146页
     ·改善财务治理评价状况第146-147页
     ·改善外部治理状况第147-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49-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63-164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情况第164-166页
附录C 问卷调查表第166-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
下一篇:我国行业协会权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