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图案学论文

自然物象—以情感为核心的自然图形符号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动机第10-12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动机第10-12页
    1.2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第12-14页
        1.2.1 文献研究第12页
        1.2.2 归纳演绎第12页
        1.2.3 跨学科研究第12-13页
        1.2.4 研究步骤第13-14页
第二章 自然与图形符号的联系第14-25页
    2.1 自然与图形符号的历史渊源第14-21页
        2.1.1 图形符号的诞生第14-17页
            2.1.1.1 形成中的人第15页
            2.1.1.2 完全形成中的人第15-17页
        2.1.2 图形符号的发展与演变第17-20页
            2.1.2.1 图形符号与象形文字在远古时期中的变革性作用第18页
            2.1.2.2 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在手工业时期的历史演变与风格发展趋势第18页
            2.1.2.3 图形符号设计在工业化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和风格演变结果第18-19页
            2.1.2.4 图形符号对于现代绘画与设计风格对的影响第19-20页
        2.1.3 文字与自然图形符号的关系第20-21页
    2.2 汉字与西方图形文字的区别第21-25页
        2.2.1 中国图形与文字的关系第21-23页
        2.2.2 西方图形与文字的关系第23-24页
        2.2.3 历史发展对于图形文字的影响第24-25页
第三章 自然图形符号的归纳与对比第25-34页
    3.1 甲骨文中自然图形符号的分类第25-28页
        3.1.1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的分类第25-27页
        3.1.2 象形字从构形方式上分类第27-28页
    3.2 中西方自然图形符号的情感表达第28-30页
    3.3 对比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图形符号的不同表现形式第30-34页
        3.3.1 汉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形式第30-31页
        3.3.2 瓦当在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形式第31-34页
            3.3.2.1 先秦时期的瓦当第32-33页
            3.3.2.2 秦汉时期的瓦当第33页
            3.3.2.3 秦汉之后的瓦当第33-34页
第四章 自然物象的两个过程第34-36页
    4.1 物象第34-35页
    4.2 物色第35-36页
第五章 动植物在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第36-42页
    5.1 情感的概念第36-37页
    5.2 人类与动植物情感的关系第37-42页
        5.2.1 动植物的心灵感应第37-38页
        5.2.2 动植物表达情感的方式第38-40页
        5.2.3 人类与其他生物情感的异同第40-42页
第六章 从人类情感关系到自然界的情感关系第42-48页
    6.1 动植物情感沟通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第42-43页
    6.2 情感下的自然物象导致形体再造第43-46页
    6.3 设计能否让人们更容易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第46-48页
第七章 平面设计中自然与图形符号的情感表达第48-56页
    7.1 艺术设计中图形与文字的多样性展示第48-49页
    7.2 通过数字表达情感的意义与作用第49-52页
    7.3 交互设计中图形符号所潜含的逻辑与功能第52-56页
第八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毕业作品第59-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科技企业总部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空间往复与对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