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丸都山城选址与形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历史背景第12-14页
        1.1.2 时代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第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20-24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2 研究框架第22-24页
第二章 高句丽都城历史发展与特征第24-40页
    2.1 高句丽早期稳定发展的防御性山城概况第24-31页
        2.1.1 高句丽初期起步历史第24-25页
        2.1.2 高句丽早期疆域稳定发展情况第25-26页
        2.1.3 高句丽早期山城选址与形态特征第26-30页
        2.1.4 高句丽初期迁都原因第30-31页
    2.2 高句丽中期快速扩张下的发展性山城概况第31-38页
        2.2.1 高句丽中期发展历史第31-32页
        2.2.2 高句丽中期疆域快速扩张情况第32-34页
        2.2.3 高句丽中期山城选址与形态特点第34-37页
        2.2.4 中期山城与早期山城变化对比研究第37-38页
    2.3 高句丽后期迁都平壤的因素概况第38-39页
        2.3.1 高句丽向辽东地区发展受限第38页
        2.3.2 受周边强大民族的威胁第38页
        2.3.3 生产资源环境缺乏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丸都山城选址影响因素分析第40-64页
    3.1 古代山地都城选址影响因素构成第40-42页
        3.1.1 自然要素条件第40-41页
        3.1.2 政治文化因素第41页
        3.1.3 经济发展因素第41页
        3.1.4 道路交通条件第41-42页
    3.2 历史文化因素对丸都山城选址的影响第42-50页
        3.2.1 高句丽多民族融合文化对选址的影响第42-45页
        3.2.2 高句丽自身民族文化对选址的影响第45-46页
        3.2.3 中原营城文化对选址的影响第46-48页
        3.2.4 我国古代都城选址文化影响第48-49页
        3.2.5 我国古代山城选址文化影响第49-50页
    3.3 政治军事因素对丸都山城选址的影响第50-54页
        3.3.1 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的政治关系影响第50-51页
        3.3.2 与周边民族之间战争频发的政治关系影响第51-53页
        3.3.3 向“辽东地区”发展的自身政治战略影响第53页
        3.3.4 与高句丽自身“五部”的政治制度影响第53-54页
    3.4 城市功能因素对丸都山城选址的影响第54-57页
        3.4.1 防御性山城选址特征影响第54-55页
        3.4.2 政治性都城选址特征影响第55-57页
    3.5 自然环境特征对丸都山城选址的影响第57-62页
        3.5.1 地形条件影响第57-60页
        3.5.2 水陆交通条件影响第60-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功能引导下的丸都山城形态研究第64-94页
    4.1 受自然力支配的军事防御阶段丸都山城形态第65-79页
        4.1.1 地形条件对城市形状与规模的影响第65-68页
        4.1.2 军事防御功能下的城门与城墙的设置第68-76页
        4.1.3 城内其他军事防御设施第76-79页
    4.2 政治统治功能增强阶段的丸都山城形态第79-84页
        4.2.1 考古遗存中有关宫殿址的记载第79页
        4.2.2 文化因素对丸都山城宫殿选址及建设的影响第79-81页
        4.2.3 地形地貌条件对丸都山城宫殿址的影响第81-82页
        4.2.4 政治统治因素对丸都山城宫殿建筑的影响第82-84页
    4.3 生产生活功能下的丸都山城形态探讨第84-89页
        4.3.1 中原王朝都城内经济生活用地形态的影响第84-85页
        4.3.2 山地城市内生产生活用地形态的影响第85页
        4.3.3 高句丽居住生活建筑形态第85-87页
        4.3.4 满足山城生活所用的给排水设施第87-89页
    4.4 丸都山城功能与形态对比分析第89-93页
        4.4.1 纥升骨城功能与形态特征第89-90页
        4.4.2 城子山山城功能与形态特征第90-91页
        4.4.3 丸都山城功能与形态特征第91-93页
    4.5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五章 结论第94-98页
    5.1 主要结论第94-96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96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附表第102-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程合同国际前沿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
下一篇:标准模型中弱电真空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