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12页 |
1.3.1 论文难点 | 第12页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12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1.1 图书版权贸易的研究 | 第12-13页 |
2.1.2 其他版权种类的研究 | 第13页 |
2.1.3 版权贸易整体的研究 | 第13-14页 |
2.1.4 版权贸易的实证研究 | 第14页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第3章 版权贸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 第15-24页 |
3.1 版权产业的概念 | 第15-16页 |
3.2 版权贸易的概念 | 第16-17页 |
3.2.1 版权贸易的概念 | 第16页 |
3.2.2 版权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区别 | 第16-17页 |
3.3 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状况 | 第17-24页 |
3.3.1 贸易总量扩大,贸易逆差下降 | 第18-19页 |
3.3.2 贸易种类增加,主要以图书版权贸易为主 | 第19-21页 |
3.3.3 国际市场多化,文化输出步伐加快 | 第21-22页 |
3.3.4 交易平台数字化 | 第22-23页 |
3.3.5 国内区域布局不均衡 | 第23-24页 |
第4章 版权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4.1 版权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 第24-26页 |
4.1.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24页 |
4.1.2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 第24-25页 |
4.1.3 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 | 第25-26页 |
4.1.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26页 |
4.2 版权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 第26-29页 |
4.2.1 创造就业机会,推进专业分工 | 第26-27页 |
4.2.2 推动技术创新,加速技术扩散 | 第27页 |
4.2.3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 | 第27-28页 |
4.2.4 刺激国内需求,提升消费活力 | 第28页 |
4.2.5 扩大版权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 | 第28-29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29-37页 |
5.1 版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9-33页 |
5.1.1 数据说明 | 第29-30页 |
5.1.2 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5.1.3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5.2 版权贸易竞争优势与版权贸易之间的关系 | 第33-37页 |
5.2.1 版权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 第33-34页 |
5.2.2 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5.2.3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7-4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37-40页 |
6.2.1 发展版权贸易新形式 | 第37-38页 |
6.2.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38页 |
6.2.3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 第38-39页 |
6.2.4 不断完善版权立法和执法 | 第39页 |
6.2.5 继续建设跨境交易平台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