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1.2.1 谐振器结构与系统空间布局 | 第16-21页 |
1.2.2 MRC-WPT系统的建模方法 | 第21-23页 |
1.2.3 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 | 第23-24页 |
1.2.4 MRC-WPT系统的电磁场分析 | 第24-25页 |
1.3 MRC-WPT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25-26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MRC-WPT系统模型 | 第28-39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MRC-WPT系统的耦合模理论模型 | 第28-33页 |
2.2.1 耦合模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2.2.2 MRC-WPT系统的耦合模模型 | 第29-33页 |
2.3 MRC-WPT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 | 第33-38页 |
2.3.1 MRC-WPT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34-35页 |
2.3.2 SS拓扑分析 | 第35-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PEEC理论的MRC-WPT系统建模 | 第39-62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部分元等效电路建模方法 | 第39-43页 |
3.2.1 PEEC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40-41页 |
3.2.2 部分参数的定义 | 第41-43页 |
3.3 MRC-WPT系统的PEEC建模 | 第43-50页 |
3.3.1 平面螺旋型谐振器结构及其PEEC模型 | 第43-45页 |
3.3.2 MRC-WPT系统的等效PEEC模型 | 第45-46页 |
3.3.3 PEEC模型中电路参数的求解 | 第46-49页 |
3.3.4 应用改进的节点电压法求解PEEC等效模型 | 第49-50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50-53页 |
3.5 实验验证 | 第53-61页 |
3.5.1 平面螺旋型谐振器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3.5.2 双面PCB谐振器实验结果 | 第56-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二线圈MRC-WPT系统的馈电特性分析 | 第62-72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二线圈MRC-WPT系统的等效模型 | 第62-67页 |
4.2.1 中点馈电对应的系统等效模型 | 第63-65页 |
4.2.2 端点馈电对应的系统等效模型 | 第65-67页 |
4.3 PEEC模拟计算 | 第67-70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MRC-WPT系统的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 | 第72-92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谐振器设计 | 第72-75页 |
5.2.1 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结构 | 第72-73页 |
5.2.2 双频段MRC-WPT谐振器的设计 | 第73-75页 |
5.3 双频段MRC-WPT系统的特性分析 | 第75-83页 |
5.3.1 双频段MRC-WPT谐振器等效模型及特性 | 第75-77页 |
5.3.2 双频段MRC-WPT系统等效模型及特性 | 第77-80页 |
5.3.3 双频段MRC-WPT系统接收端电能与信号的分离 | 第80-82页 |
5.3.4 双频段MRC-WPT系统的电能传输效率 | 第82-83页 |
5.4 实验验证 | 第83-91页 |
5.4.1 双频段MRC-WPT谐振器阻抗及系统S_(21)参数测量 | 第83-87页 |
5.4.2 双频段MRC-WPT系统电能传输与信号传输实验 | 第87-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MRC-WPT系统的空间磁场计算 | 第92-98页 |
6.1 引言 | 第92页 |
6.2 MRC-WPT系统的空间磁场 | 第92-94页 |
6.2.1 MRC-WPT谐振器的空间磁场计算 | 第92-93页 |
6.2.2 MRC-WPT系统的空间磁场计算 | 第93-94页 |
6.3 MRC-WPT系统空间磁场计算结果及仿真验证 | 第94-9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7.1 结论 | 第98-99页 |
7.2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9-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作者简介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