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农商行表外业务的研究 | 第14页 |
1.2.3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研究 | 第14-17页 |
1.2.4 总体评价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1-3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7页 |
2.1.1 农商行 | 第21-22页 |
2.1.2 表外业务 | 第22-26页 |
2.1.3 表外业务信息披露 | 第26-2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8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页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农商行表外业务及其信息披露的描述分析 | 第30-38页 |
3.1 农商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及治理框架 | 第30-32页 |
3.1.1 表外业务的发展 | 第30-32页 |
3.1.2 表外业务治理框架 | 第32页 |
3.2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制度梳理 | 第32-34页 |
3.2.1 财政部相关规范 | 第33页 |
3.2.2 银监会相关规范 | 第33页 |
3.2.3 证监会相关规范 | 第33-34页 |
3.3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37页 |
3.3.1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制度丞待完善 | 第34-35页 |
3.3.2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充分性不足 | 第35-36页 |
3.3.3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形式缺乏系统性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评价分析 | 第38-48页 |
4.1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8-41页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4.1.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9-41页 |
4.2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评价 | 第41-46页 |
4.2.1 及时性披露情况 | 第42页 |
4.2.2 真实性披露情况 | 第42页 |
4.2.3 完整性披露情况 | 第42-44页 |
4.2.4 重要性披露情况 | 第44-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以ZH农商行为例 | 第48-54页 |
5.1 ZH农商行表外业务概况 | 第48-49页 |
5.1.1 ZH农商行简介 | 第48页 |
5.1.2 ZH农商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 第48-49页 |
5.2 ZH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评价和存在问题 | 第49-53页 |
5.2.1 ZH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评价 | 第49-52页 |
5.2.2 ZH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 第52-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8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农商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改进建议 | 第54-57页 |
6.2.1 完善制度法规体制建设 | 第54-55页 |
6.2.2 加强监管力度 | 第55-56页 |
6.2.3 提高农商行内控水平 | 第56-5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