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InSAR绝对相位确定和DEM生成技术研究及工程化应用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9页 |
| 1.1.1 InSAR系统的分类 | 第16-17页 |
| 1.1.2 InSAR系统的应用 | 第17-19页 |
| 1.2 星载InSAR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2.1 星载InSAR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2.2 星载InSAR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页 |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InSAR DEM生成基本原理 | 第22-36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SAR图像定位 | 第22-25页 |
| 2.2.1 SAR图像几何特点 | 第22-23页 |
| 2.2.2 SAR图像定位模型 | 第23-25页 |
| 2.3 InSAR定位原理 | 第25-28页 |
| 2.4 DEM生成处理流程 | 第28-33页 |
| 2.5 影响DEM精度误差源分析 | 第33-3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绝对相位确定及工程化应用 | 第36-58页 |
| 3.1 引言 | 第36页 |
| 3.2 绝对模糊数估计算法 | 第36-50页 |
| 3.2.1 基于地面控制点估计绝对模糊数 | 第36-40页 |
| 3.2.2 基于先验DEM估计绝对模糊数 | 第40-45页 |
| 3.2.3 基于差频数据估计绝对模糊数 | 第45-50页 |
| 3.3 工程化应用 | 第50-56页 |
| 3.3.1 工程展示 | 第50-53页 |
| 3.3.2 工程优化 | 第53-55页 |
| 3.3.3 工程应用结果 | 第55-5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DEM生成及工程化应用 | 第58-80页 |
| 4.1 引言 | 第58页 |
| 4.2 目标定位 | 第58-66页 |
| 4.2.1 牛顿迭代法 | 第58-61页 |
| 4.2.2 分布式卫星InSAR定位 | 第61-65页 |
| 4.2.3 仿真实验 | 第65-66页 |
| 4.3 地理编码 | 第66-71页 |
| 4.3.2 直接法 | 第67-68页 |
| 4.3.3 间接法 | 第68-70页 |
| 4.3.4 仿真实验 | 第70-71页 |
| 4.4 定位精度分析 | 第71-72页 |
| 4.5 工程化应用 | 第72-77页 |
| 4.5.0 工程展示 | 第72-74页 |
| 4.5.1 工程优化 | 第74页 |
| 4.5.2 工程应用结果 | 第74-77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5.1 总结 | 第80-81页 |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作者简介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