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中央杏仁核—无名质神经环路在强化学习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6页
    1.1 关联学习的简介第11-14页
    1.2 中央杏仁核与关联学习第14-20页
    1.3 基底前脑与关联学习第20-24页
    1.4 尚未解决的问题第2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2 实验方法与材料第26-45页
    2.1 实验动物第26页
    2.2 神经示踪和手术第26-30页
    2.3 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计数第30-33页
    2.4 Go/No-Go行为训练第33-35页
    2.5 条件位置偏好第35-37页
    2.6 光纤钙信号记录第37-39页
    2.7 在体多通道记录第39-42页
    2.8 膜片钳第42-45页
3 中央杏仁核不同类型神经元在强化学习中的作用第45-63页
    3.1 Go/No-Go强化学习行为范式的建立第45-47页
    3.2 中央杏仁核两类神经元在强化学习中的发放模式第47-54页
    3.3 中央杏仁核两类神经元在强化学习中的调节作用第54-59页
    3.4 分析与讨论第59-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4 中央杏仁核调节强化学习的神经环路第63-78页
    4.1 中央杏仁核神经元投射到无名质SI区域的细胞类型第63-67页
    4.2 CeLPKC-δ-SI神经环路可以双向调节负性强化学习第67-74页
    4.3 激活CeLPKC-δ-SI神经环路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条件位置厌恶第74-75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75-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5 中央杏仁核-无名质神经环路调节强化学习的机制第78-95页
    5.1 SIVgluT2+神经元是CeLPKC-δ+神经元传递厌恶性信号的下游靶点第78-86页
    5.2 CeLPKC-δ+神经元激活SI谷氨酸能神经元可能的机制第86-90页
    5.3 SIVgluT2+神经元传递厌恶性信号下游脑区的初步研究第90-91页
    5.4 分析与讨论第91-93页
    5.5 本章小结第93-9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5-99页
    6.1 本文总结第95-97页
    6.2 研究展望第97-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1页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1-112页
附录2 本文主要使用的英文缩写第112-114页
附录3 本文主要使用的数学统计方法汇总第114-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编码RNA的数据库构建及其癌症基因组研究
下一篇: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脑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