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野下的凉山彝族服饰刺绣艺术探析
| 论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凉山彝族刺绣的文化背景 | 第12-19页 |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因素 | 第12-14页 |
| 一、地貌特征 | 第12-13页 |
| 二、气候特点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人文历史背景 | 第14-19页 |
| 一、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 | 第15-16页 |
| 二、凉山彝族的风俗习惯 | 第16-17页 |
| 三、凉山彝族的历史变迁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凉山彝族服饰刺绣艺术的形式特征 | 第19-36页 |
| 第一节 色彩寓意 | 第19-25页 |
| 一、色彩概况 | 第19页 |
| 二、色彩象征 | 第19-25页 |
| (一)黑之尊 | 第19-22页 |
| (二)红之美,黄之贵 | 第22-23页 |
| (三)其他颜色 | 第23-25页 |
| 第二节 图文特征 | 第25-33页 |
| 一、题材分类 | 第25-32页 |
| (一)自然现象类图文 | 第26-27页 |
| (二)几何型图文 | 第27-28页 |
| (三)植物类图文 | 第28-30页 |
| (四)动物类图文 | 第30-32页 |
| 二、制作手法及形态特点 | 第32-33页 |
| 第三节 文化内涵 | 第33-36页 |
| 一、图文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 第33-35页 |
| 二、颜色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凉山彝族服饰刺绣艺术的审美意蕴 | 第36-47页 |
| 第一节 彝族刺绣艺术的形式美表现 | 第38-42页 |
| 一、色彩美 | 第39页 |
| 二、多元整体美 | 第39-40页 |
| 三、节奏美 | 第40-41页 |
| 四、对称美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彝族刺绣艺术的审美内涵 | 第42-47页 |
| 一、情景相融之美 | 第43-44页 |
| 二、天人合一之美 | 第44-45页 |
| 三、中和之美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凉山彝族服饰刺绣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 第47-54页 |
| 第一节 审美价值 | 第47-50页 |
| 一、民族精神的传承 | 第47-48页 |
| 二、传统文化的发扬 | 第48-49页 |
| 三、凉山服饰刺绣艺术的审美启示 | 第49-50页 |
| 第四节 现实意义 | 第50-54页 |
| 一、凉山服饰刺绣艺术的发展现状 | 第50-51页 |
| 二、凉山服饰刺绣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 第51-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