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风险导向审计的国内外研究 | 第13-14页 |
1.2.2 海关稽查的国内外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可能贡献之处 | 第16-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本文可能贡献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20-27页 |
2.1 加工贸易稽查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0-22页 |
2.1.1 加工贸易的概念与内容 | 第20页 |
2.1.2 海关稽查的概念与内容 | 第20-22页 |
2.1.3 加工贸易稽查的概念与内容 | 第22页 |
2.2 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2-27页 |
2.2.1 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 第22-23页 |
2.2.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容与程序 | 第23-25页 |
2.2.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依据 | 第25页 |
2.2.4 在海关加工贸易稽查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可行性 | 第25-27页 |
第3章 风险导向审计在海关加工贸易稽查中应用的现状及分析 | 第27-34页 |
3.1 风险导向审计在海关加工贸易稽查现状 | 第27-30页 |
3.1.1 海关加工贸易稽查现状 | 第27页 |
3.1.2 加工贸易稽查的现行程序 | 第27-30页 |
3.2 风险导向审计引入海关加工贸易稽查的优势 | 第30-31页 |
3.2.1 有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估被稽查企业风险 | 第30页 |
3.2.2 有利于统筹资源优化流程,提高稽查项目质效 | 第30页 |
3.2.3 有利于将信息化技术与稽查作业进行有机融合 | 第30-31页 |
3.3 风险导向审计在海关加工贸易稽查中应用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3.3.1 稽查人员综合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 | 第31页 |
3.3.2 稽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阻碍风险导向审计在海关稽查的推广 | 第31-32页 |
3.3.3 海关信息系统不完善尚未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处理数据的需求 | 第32-34页 |
第4章 加强风险导向审计在海关加工贸易稽查中应用的对策 | 第34-38页 |
4.1 以培训培育为抓手,提高企业稽查队伍素质 | 第34页 |
4.1.1 多种渠道加强稽查队伍培训 | 第34页 |
4.1.2 积极推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 第34页 |
4.1.3 最大限度保持稽查队伍稳定 | 第34页 |
4.2 以资源优化配置为保障,突出企业稽查工作重心 | 第34-35页 |
4.2.1 充实稽查队伍,提供人力保障 | 第34页 |
4.2.2 厘清职责任务,集聚主力谋主业 | 第34-35页 |
4.2.3 强化差别化稽查,提升工作效能 | 第35页 |
4.3 以信息共享为支撑,发挥科技作用最大化 | 第35页 |
4.3.1 构建稽查信息大数据库 | 第35页 |
4.3.2 打造操作性强稽查系统 | 第35页 |
4.3.3 优化稽查风险评估体系 | 第35页 |
4.4 完善以风险审计为导向的海关加工贸易稽查的模式 | 第35-38页 |
4.4.1 采集企业情况及其相关信息 | 第36页 |
4.4.2 分析数据和评估企业风险 | 第36页 |
4.4.3 明确稽查重点与实施计划 | 第36页 |
4.4.4 实施稽查进一步分析评估 | 第36页 |
4.4.5 制作《海关稽查结论》 | 第36-38页 |
第5章 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海关加工贸易稽查案例分析 | 第38-49页 |
5.1 G海关对A公司进行稽查的情况 | 第38-45页 |
5.1.1 稽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38页 |
5.1.2 具体稽查过程 | 第38-45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45-49页 |
5.2.1 风险导向审计在该案例中发挥的作用 | 第45-46页 |
5.2.2 风险导向审计在该案例中尚存问题和对策 | 第46-47页 |
5.2.3 此案例对今后海关加工贸易稽查的启示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