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农村碧霞元君信仰及其“和谐”内涵研究--以肥城市宝金山庙会为个案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论文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论文的缘起 | 第11页 |
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 论文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1. 民间信仰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的背景资料 | 第16-18页 |
(一) 宝金山地区的地理环境背景 | 第16页 |
(二) 宝金山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16-18页 |
二 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的具体分析 | 第18-32页 |
(一) 众说纷纭的神仙源起 | 第18-21页 |
1. 身世之谜 | 第18页 |
2. 封号之谜 | 第18-19页 |
3. 传说中的保护神 | 第19-21页 |
(二) 依山建庙的神居特点 | 第21-23页 |
(三) 祀神娱神的庙会活动 | 第23-25页 |
(四) 巫术原理的信仰功能 | 第25-30页 |
1. 送子护生 | 第25-27页 |
2. 祛除疾病 | 第27页 |
3. 赐福禳灾 | 第27-28页 |
4. 挂袍还愿 | 第28-30页 |
(五) 女性倾向的信仰主体 | 第30-32页 |
三 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的现实和谐意义 | 第32-43页 |
(一) 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的文化和谐意义 | 第32-38页 |
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第32-33页 |
2. 维持文化生态平衡 | 第33-35页 |
3. 界定区域内部文化 | 第35-36页 |
4. 满足民众文化归属 | 第36-38页 |
(二) 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的社会和谐意义 | 第38-43页 |
1. 道德感化,促进文明 | 第38-39页 |
2. 社会整合,凝聚民心 | 第39-40页 |
3. 精神调剂,保持和谐 | 第40-41页 |
4. 繁荣市场,发展经济 | 第41-43页 |
四 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的和谐现状 | 第43-50页 |
(一) 多神共居一山,和谐关系多元化 | 第43-46页 |
(二) 陋俗迷信伴生,批判引导统一化 | 第46-50页 |
五 全球化背景下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的和谐发展 | 第50-57页 |
(一) 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 第50-51页 |
(二) 民间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生存 | 第51-53页 |
(三) 宝金山碧霞元君信仰文化的和谐发展 | 第53-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图 | 第65-68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