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设置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边界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9-14页
    一、问题缘起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概述第14-19页
    第一节 反收购条款的概念和类型第14-16页
        一、反收购条款的概念第14页
        二、反收购条款的类型第14-16页
    第二节 反收购条款的效用第16-19页
        一、反收购效用的理论之争第17页
        二、反收购条款的效用分析第17-19页
第二章 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之争第19-22页
    第一节 两则案例的引入第19-21页
        一、上海新梅案第19页
        二、雅化集团修改公司章程事件第19-21页
    第二节 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争议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实证分析第22-31页
    第一节 反收购条款总体分布第22-23页
    第二节 反收购条款的类型分析第23-31页
        一、以保护管理层控制权为核心第23-27页
        二、以增加收购方成本为核心第27-31页
第四章 国外对反收购条款法律规制第31-33页
    第一节 美国对反收购条款的法律规制第31页
    第二节 德国对反收购条款的法律规制第31-32页
    第三节 英国对反收购条款的规制第32-33页
第五章 反收购条款合法性边界的应然标准第33-37页
    第一节 公司章程相关理论第33-35页
        一、公司章程概念第33页
        二、公司章程自治与公司法的性质第33-35页
    第二节 客观合法性边界判断标准第35页
        一、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第35页
        二、程序合法第35页
    第三节 主观合法性边界判断标准第35-37页
        一、保护股东权益第36页
        二、董事忠实、勤勉义务第36页
        三、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第36-37页
第六章 对我国现有反收购条款合法性边界进行再审视第37-43页
    第一节 以维护管理层控制权为核心第37-39页
        一、自主界定“恶意收购”条款第37页
        二、限制董事更换数量条款第37-38页
        三、限制股东提名董事、监事候选人资格条款第38页
        四、扩大董事会主动采取反收购措施权限条款第38-39页
    第二节 以增加收购方成本为核心第39-43页
        一、绝对多数条款第39页
        二、限制股东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条款第39-40页
        三、限制股东表决权条款第40页
        四、限制股东提案权条款第40-41页
        五、提高收购方信息披露义务标准第41页
        六、金色降落伞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视野下的债券持有人保护方式探讨
下一篇:VIE架构拆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