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吉安市食品标准化现状概述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第14-17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4页 |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图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数据来源 | 第17页 |
·创新 | 第17-18页 |
·研究展望 | 第18-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33页 |
·文献回顾 | 第19-2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理论基础 | 第22-33页 |
·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经济人”假设与囚徒困境悖论 | 第24-27页 |
·供应商选择理论 | 第27-29页 |
·HACCP理论 | 第29-33页 |
3 吉安市食品安全标准化系统监管机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51页 |
·我国及国外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及标准化管理体制 | 第33-41页 |
·食品安全经历的发展阶段 | 第33页 |
·部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及其共性 | 第33-34页 |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变迁 | 第34-37页 |
·我国及国外食品标准化管理体制 | 第37-41页 |
·食品产业链中的食品安全与标准化 | 第41-43页 |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的主要过(流)程 | 第41-42页 |
·食品产业链中的关键控制点(标准) | 第42-43页 |
·吉安市食品安全标准化系统监管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8页 |
·食品标准体制有待改善 | 第44-45页 |
·食品标准信息资源服务机构不健全,独立性不强 | 第45-46页 |
·小企业小作坊不良生产行为严重,标准意识薄弱 | 第46-47页 |
·食品认证及食品标准有效性监管措施不力 | 第47-48页 |
·消费者的标准化水平及标准化意识弱 | 第48页 |
·吉安市食品安全标准化系统监管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人 | 第48-49页 |
·财 | 第49-51页 |
4 吉安市食品安全标准化系统监管机制的构建 | 第51-65页 |
·构建目标与重点 | 第51-52页 |
·构建的目标 | 第51-52页 |
·构建重点 | 第52页 |
·机制的构建 | 第52-63页 |
·构建食品标准化保障体系 | 第54-60页 |
·标准化管理方式的变革——危机意识和文化建设 | 第60-61页 |
·构建食品标准化技术服务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 | 第61-62页 |
·构建食品标准监督体系 | 第62-63页 |
·机制构建还需解决地方政府管理角色的正确定位问题 | 第63-65页 |
5 结论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