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生态系统的策略选择与平台表现:小米与海尔案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 研究意义以及创新性 | 第14-15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5-32页 |
2.1 平台理论 | 第15-17页 |
2.1.1 平台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组织平台 | 第15-16页 |
2.1.3 生产平台 | 第16页 |
2.1.4 商业平台 | 第16-17页 |
2.2 商业生态系统 | 第17-20页 |
2.2.1 商业生态系统的界定和内涵 | 第17-18页 |
2.2.2 商业生态系统的创业资源要素 | 第18-20页 |
2.2.3 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 | 第20页 |
2.3 平台生态系统 | 第20-30页 |
2.3.1 平台生态系统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平台生态系统的特征 | 第21-24页 |
2.3.3 平台生态系统的驱动与生成 | 第24-27页 |
2.3.4 平台主视角的架构与治理 | 第27-29页 |
2.3.5 平台主视角的竞争特点 | 第29-30页 |
2.4 研究评述 | 第30-32页 |
3 方法论 | 第32-36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32-34页 |
3.2 数据收集 | 第34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4 小米平台生态系统的策略选择和平台表现 | 第36-43页 |
4.1 小米和小米生态链企业 | 第36-38页 |
4.1.1 小米公司简介 | 第36-37页 |
4.1.2 小米生态链公司简介 | 第37-38页 |
4.2 小米对生态链企业资源支持 | 第38-40页 |
4.2.1 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具体资源支持 | 第38-40页 |
4.2.2 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资源支持归类 | 第40页 |
4.3 小米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 | 第40-42页 |
4.3.1 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企业价值创造 | 第40页 |
4.3.2 小米生态链企业对生态系统的反哺 | 第40-42页 |
4.4 小米生态系统的平台治理 | 第42-43页 |
5 海尔平台生态系统的策略选择与平台表现 | 第43-50页 |
5.1 海尔与海尔“小微” | 第43-47页 |
5.1.1 海尔公司简介 | 第43-44页 |
5.1.2 海尔“小微”企业简介 | 第44-45页 |
5.1.3 海尔对“小微”的具体资源支持 | 第45-47页 |
5.1.4 海尔对“小微”的资源支持归类 | 第47页 |
5.2 海尔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 | 第47-49页 |
5.2.1 海尔“小微”的企业价值创造 | 第47页 |
5.2.2 海尔“小微”对生态系统的反哺 | 第47-49页 |
5.3 海尔生态系统的平台治理 | 第49-50页 |
6 小米和海尔平台生态系统的比较 | 第50-55页 |
6.1 平台策略差异 | 第50-51页 |
6.2 平台策略差异与资源支持 | 第51页 |
6.3 平台策略差异与价值创造 | 第51-52页 |
6.4 平台策略差异与平台治理 | 第52-55页 |
7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7.1 理论贡献 | 第55-56页 |
7.2 现实意义 | 第56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