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取水工程论文

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8页
        1.2.1 国外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3 国外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2.4 国内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5 国内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库区污染状况第21-31页
    2.1 自然地理位置第21-23页
        2.1.1 地理位置第21页
        2.1.2 地形地貌第21-22页
        2.1.3 气候概况第22页
        2.1.4 土壤植被类型第22-23页
        2.1.5 河流水系第23页
    2.2 社会经济概况第23-24页
    2.3 工程概况第24-25页
    2.4 库区污染现状第25-31页
        2.4.1 铁山水库库区生活污染现状第25-26页
        2.4.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第26页
        2.4.3 水陆交通污染现状第26-27页
        2.4.4 乡镇企业与养殖场污染现状第27页
        2.4.5 水库主要入库河流水质监测评价第27-31页
第三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分析第31-39页
    3.1 数据来源第31页
    3.2 土地利用变化第31-32页
    3.3 土地利用动态度第32-34页
        3.3.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第33-34页
        3.3.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第34页
    3.4 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分析第34-36页
    3.5 土地利用的主要变换类型第36-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SWAT模型原理及铁山水库流域数据库建立第39-48页
    4.1 SWAT模型结构及原理第39-41页
        4.1.1 SWAT模型概述第39页
        4.1.2 SWAT模型原理第39-41页
    4.2 铁山水库流域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第41-47页
        4.2.1 空间数据库第41-44页
        4.2.2 属性数据库第44-46页
        4.2.3 农业管理数据库第46-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SWAT模型的铁山水库流域径流及总氮总磷模拟第48-67页
    5.1 空间特征提取第48-50页
        5.1.1 子流域划分第48-49页
        5.1.2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第49-50页
    5.2 模型评价标准及参数率定方法第50-51页
        5.2.1 模型适用性及预测功能评判标准第50-51页
        5.2.2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1页
    5.3 径流模拟第51-54页
        5.3.1 径流参数率定第51-52页
        5.3.2 径流校准和验证第52-54页
    5.4 营养物模拟第54-60页
        5.4.1 营养物参数率定第54-55页
        5.4.2 总氮模拟第55-58页
        5.4.3 总磷模拟第58-60页
    5.5 非点源污染贡献率及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第60-64页
        5.5.1 非点源污染贡献率及空间分布第60-62页
        5.5.2 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第62-64页
    5.6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第64-66页
        5.6.1 土地利用情景设定第64页
        5.6.2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第64-66页
    5.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8-69页
    6.3 建议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A (硕士学习阶段所发论文)第75-76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经历的科研项目)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水孔隙地层防渗加固注浆材料研究
下一篇:典型煤种富氧燃烧过程中焦炭官能团和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