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形态学论文--演化和比较植物形态学论文

探索二型花柱的演化--以甜荞和苦荞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雌雄异位第13-14页
    1.2 异型花柱第14-19页
        1.2.1 异型花柱的分布和起源第16-18页
        1.2.2 异型花柱的适应意义第18-19页
    1.3 蓼科荞麦属第19-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地点第22页
    2.3 异型花柱演化的研究方法第22-24页
        2.3.1 甜荞和苦荞的形态学测量第22页
        2.3.2 甜荞和苦荞的花粉量和花粉大小测定第22-23页
        2.3.3 三种组合方式下,统计柱头上落置的花粉数和结实情况第23页
        2.3.4 人工授粉实验第23-24页
    2.4 异型花柱适应意义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2.4.1 访花观察第24页
        2.4.2 测定单次访花的花粉移出量与落置量第24页
        2.4.3 测定柱头接触虫体的部位第24页
        2.4.4 测定花粉落置在虫体上的主要部位第24-25页
    2.5 数据分析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38页
    3.1 异型花柱演化的研究结果第26-29页
        3.1.1 花部特征测量第26页
        3.1.2 三种组合方式下,统计柱头落置的花粉数和结实情况第26-28页
        3.1.3 人工授粉实验第28-29页
    3.2 异型花柱适应意义的研究结果第29-38页
        3.2.1 访花观察第29-31页
        3.2.2 测定单次访花的花粉移出量和落置量第31-34页
        3.2.3 测定柱头接触虫体的部位第34-35页
        3.2.4 测定花粉落置在虫体上的主要部位第35-38页
4. 讨论第38-44页
    4.1 异型花柱演化的研究结果第38-40页
        4.1.1 花部特征测量第38-39页
        4.1.2 三种组合方式下,统计柱头花粉落置和结实情况第39-40页
        4.1.3 人工授粉实验第40页
    4.2 异型花柱适应意义的研究结果第40-44页
        4.2.1 传粉者有效性第41-42页
        4.2.2 异型花柱适应意义第42-44页
5. 小结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年际比较研究
下一篇:斑马鱼病原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