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 1.2 模拟过氧化物酶 | 第11-18页 |
| 1.2.1 过氧化物酶简介 | 第11页 |
| 1.2.2 含金属卟啉结构的过氧化物酶模拟酶 | 第11-13页 |
| 1.2.3 磁性纳米材料过氧化物模拟酶 | 第13-15页 |
| 1.2.4 金属纳米材料过氧化物模拟酶 | 第15-17页 |
| 1.2.5 碳基纳米材料过氧化物模拟酶 | 第17-18页 |
| 1.3 模拟蛋白酶 | 第18-21页 |
| 1.3.1 蛋白酶简介 | 第19页 |
| 1.3.2 模拟蛋白酶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1.4 纳米抗癌药物 | 第21-22页 |
| 1.4.1 传统癌症治疗方法 | 第21页 |
| 1.4.2 纳米抗癌药物 | 第21-22页 |
| 1.5 MOFs材料 | 第22-26页 |
| 1.5.1 MOFs应用于气体存储 | 第23页 |
| 1.5.2 MOFs应用于分子催化 | 第23-24页 |
| 1.5.3 MOFs应用于载药 | 第24页 |
| 1.5.4 MOFs应用于模拟酶 | 第24-26页 |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1.6.1 论文研究的选题意义 | 第26页 |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1.6.3 论文创新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28-36页 |
| 2.1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28-29页 |
| 2.2 材料的合成 | 第29-30页 |
| 2.2.1 Fe/Fe-MIL-101的合成 | 第29-30页 |
| 2.2.2 FJU-21的合成 | 第30页 |
| 2.3 材料的表征 | 第30-35页 |
| 2.3.1 X射线衍射 | 第30-32页 |
| 2.3.2 比表面积测定 | 第32-34页 |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4-35页 |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Fe/Fe-MIL-101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 第36-44页 |
| 3.1 引言 | 第36页 |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6-38页 |
| 3.3 影响5%Fe/Fe-MIL-101催化活性的因素 | 第38-39页 |
| 3.3.1 反应温度影响 | 第38-39页 |
| 3.3.2 反应pH影响 | 第39页 |
| 3.4 稳态动力学分析 | 第39-42页 |
| 3.4.1 H_2O_2浓度影响 | 第40-41页 |
| 3.4.2 ABTS浓度影响 | 第41-42页 |
| 3.5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42页 |
| 3.6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FJU-21模拟蛋白酶活性研究 | 第44-50页 |
| 4.1 引言 | 第44页 |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44-45页 |
| 4.3 反应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 4.3.1 温度影响 | 第45-46页 |
| 4.3.2 pH影响 | 第46页 |
| 4.3.3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46-47页 |
| 4.4 稳态动力学分析 | 第47-4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Fe/Fe-MIL-101和FJU-21抗宫颈癌活性研究 | 第50-54页 |
| 5.1 引言 | 第50页 |
|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50-51页 |
| 5.2.1 细胞培养实验 | 第50-51页 |
| 5.2.2 细胞毒性试验 | 第51页 |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6.1 结论 | 第54页 |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