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8-32页 |
2.1 文献综述与相关政策 | 第18-28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1.3 我国关于员工股权激励方案的相关政策 | 第23-27页 |
2.1.4 文献述评 | 第27-28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8-30页 |
2.2.1 新三板公司 | 第28页 |
2.2.2 员工股权激励 | 第28-29页 |
2.2.3 方案设计 | 第29页 |
2.2.4 股权激励各要素 | 第29-30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及股权激励动因 | 第30-32页 |
2.3.1 激励相容理论 | 第30-31页 |
2.3.2 实施股权激励动因 | 第31-32页 |
3 新三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况及问题分析 | 第32-43页 |
3.1 新三板公司基本情况 | 第32-36页 |
3.1.1 新三板发展概况 | 第32-33页 |
3.1.2 行业分布情况 | 第33-34页 |
3.1.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4-36页 |
3.2 新三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况 | 第36-39页 |
3.2.1 总体情况概述 | 第36-37页 |
3.2.2 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所要履行的必要程序 | 第37页 |
3.2.3 激励模式分布情况 | 第37-38页 |
3.2.4 各激励要素的主要特征 | 第38-39页 |
3.3 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39-43页 |
3.3.1 授予数量过大 | 第40页 |
3.3.2 行权价格制定较为随意 | 第40-41页 |
3.3.3 激励期限和行权时间较短 | 第41页 |
3.3.4 缺乏合理的行权条件 | 第41-43页 |
4 SXW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方案方案内容及相关问题 | 第43-53页 |
4.1 SXW公司基本情况 | 第43-45页 |
4.1.1 公司发展概况 | 第43页 |
4.1.2 短期盈利情况 | 第43-44页 |
4.1.3 股权激励方案形成与实施过程 | 第44-45页 |
4.2 SXW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 第45-48页 |
4.2.1 总体方案及目标 | 第45-46页 |
4.2.2 具体方案及各激励要素特征 | 第46-48页 |
4.3 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第48-53页 |
4.3.1 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过程 | 第48页 |
4.3.2 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中的问题 | 第48-51页 |
4.3.3 SXW公司目前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法 | 第51-53页 |
5 SXW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失败的原因及建议 | 第53-58页 |
5.1 从方案设计角度分析SXW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问题 | 第53-55页 |
5.1.1 业绩考核标准单一且较为激进 | 第53页 |
5.1.2 行权价格缺少对公司未来价值预见性 | 第53-54页 |
5.1.3 未综合考量授予数量、行权价格和行权期协调性 | 第54-55页 |
5.2 SXW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建议 | 第55-58页 |
5.2.1 制定完善的业绩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 | 第55-56页 |
5.2.2 对公司未来经营和公司价值做出合理预判 | 第56页 |
5.2.3 协调授予数量、行权价格和行权期三者关系 | 第56-58页 |
6 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问题及完善意见 | 第58-63页 |
6.1 新三板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58-60页 |
6.1.1 股权激励留于形式,缺乏正确认识 | 第58-59页 |
6.1.2 制定股权激励各要素指标过于随意 | 第59页 |
6.1.3 行权条件不合理,有违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59-60页 |
6.2 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建议 | 第60-63页 |
6.2.1 正视股权激励,不让激励沦为福利 | 第60-61页 |
6.2.2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谨慎设计股权激励各要素 | 第61页 |
6.2.3 制定全面的业绩考核指标,合理制定行权条件 | 第61-63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63-6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7.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