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规模场奶牛乳房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7页 |
1 奶牛乳房炎及其分类 | 第7-8页 |
2 乳房炎对乳成分的影响 | 第8-9页 |
2.1 乳房炎对乳蛋白的影响 | 第8页 |
2.2 乳房炎对乳脂的影响 | 第8-9页 |
2.3 乳房炎对体细胞数(SCC)的影响 | 第9页 |
3 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因素 | 第9-13页 |
3.1 非生物性外界因素 | 第9-11页 |
3.1.1 气候、季节与地域 | 第9-10页 |
3.1.2 饲养管理水平 | 第10页 |
3.1.3 挤奶程序与挤奶方式 | 第10-11页 |
3.2 病原微生物因素 | 第11-12页 |
3.3 奶牛的自身因素 | 第12-13页 |
3.3.1 奶牛品种 | 第12页 |
3.3.2 奶牛自身免疫状况 | 第12-13页 |
3.3.3 胎次、年龄、泌乳时长 | 第13页 |
4 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 第13-15页 |
4.1 预防措施 | 第13-15页 |
4.1.1 提高管理饲养水平 | 第13-14页 |
4.1.2 正确的挤奶程序 | 第14页 |
4.1.3 分群管理,制定日粮 | 第14-15页 |
4.1.4 疫苗 | 第15页 |
4.2 治疗措施 | 第15页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1 乳样来源和数量 | 第17页 |
2 试验仪器 | 第17-18页 |
3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3.1 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 | 第18页 |
3.2 影响因素调查 | 第18页 |
3.3 检测指标 | 第18-19页 |
3.3.1 体细胞数和乳脂率、乳蛋白率测定 | 第18页 |
3.3.2 乳房炎诊断指标 | 第18-19页 |
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试验结果 | 第20-41页 |
1 山西奶牛乳房炎流行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4页 |
1.1 山西奶牛乳房炎流行情况 | 第20页 |
1.2 季节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20页 |
1.3 地理位置与乳房炎的关系 | 第20-23页 |
1.4 胎次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23-25页 |
1.5 年龄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25-27页 |
1.6 泌乳时长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27-29页 |
1.7 日产奶量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29-30页 |
1.8 乳脂率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30-32页 |
1.9 乳蛋白率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32-34页 |
2 牛奶中体细胞及其影响因素 | 第34-41页 |
2.1 季节与牛奶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34-35页 |
2.2 胎次与牛奶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35-37页 |
2.3 年龄与牛奶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37-38页 |
2.4 泌乳时长与牛奶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38-4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1-44页 |
1 季节、气候与奶牛乳房炎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41-42页 |
2 胎次与奶牛乳房炎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42页 |
3 年龄与奶牛乳房炎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42页 |
4 泌乳时长与奶牛乳房炎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关系 | 第42-43页 |
5 日产奶量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43页 |
6 乳脂率、乳蛋白率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Abstract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