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虚拟拆卸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虚拟拆卸技术中人机交互硬件设备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于OSG的虚拟拆卸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20-30页 |
2.1 基于OSG的虚拟拆卸系统的总体框架 | 第20-22页 |
2.1.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20-21页 |
2.1.2 基于OSG的人机交互系统 | 第21-22页 |
2.2 力反馈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3 虚拟拆卸系统的软硬件环境 | 第23-28页 |
2.3.1 硬件介绍 | 第24-27页 |
2.3.2 软件介绍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虚拟场景建模技术 | 第30-37页 |
3.1 建模工具选择 | 第30-32页 |
3.2 场景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3.3 场景模型的组织结构 | 第33-36页 |
3.3.1 场景数据的组织管理 | 第33-35页 |
3.3.2 场景节点树的访问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OSG的虚拟拆卸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37-50页 |
4.1 虚拟拆卸路径规划 | 第37-39页 |
4.1.1 射线检测算法 | 第37-38页 |
4.1.2 交互式拆卸流程及使用技术 | 第38-39页 |
4.2 基于物理引擎的碰撞检测技术 | 第39-44页 |
4.2.1 零部件之间约束建立 | 第40-41页 |
4.2.2 物理引擎的碰撞检测 | 第41-44页 |
4.3 反馈力计算 | 第44-47页 |
4.3.1 反馈力的组成 | 第44-45页 |
4.3.2 反馈力的计算 | 第45-47页 |
4.4 MFC结合OSG实现虚拟拆卸系统 | 第47-49页 |
4.4.1 多线程之间消息传递 | 第47-48页 |
4.4.2 MFC与OSG实现结合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OSG的虚拟拆卸系统的交互实现 | 第50-62页 |
5.1 鼠标键盘交互 | 第50-52页 |
5.1.1 鼠标交互实现 | 第50-51页 |
5.1.2 键盘交互实现 | 第51-52页 |
5.2 力反馈虚拟拆卸技术 | 第52-56页 |
5.2.1 动态空间映射 | 第52-55页 |
5.2.2 力觉/触觉渲染 | 第55-56页 |
5.3 基于增量驱动的虚拟模型位姿调整 | 第56-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基于OSG的虚拟拆卸系统的实现 | 第62-71页 |
6.1 系统界面设计 | 第62-64页 |
6.2 虚拟拆卸系统实现功能 | 第64-70页 |
6.2.1 基本功能 | 第64-66页 |
6.2.2 交互式动画实现功能 | 第66页 |
6.2.3 交互式鼠标拖曳实现功能 | 第66-67页 |
6.2.4 力反馈实现功能 | 第67-69页 |
6.2.5 碰撞检测 | 第69-70页 |
6.2.6 拆卸仿真 | 第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71-7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