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1 HSPs | 第9-10页 |
1.1.1 HSPs的发现 | 第9页 |
1.1.2 HSPs的种类、定位及特点 | 第9-10页 |
1.1.3 HSPs在逆境中的表达功能 | 第10页 |
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2 引言 | 第11-1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2-21页 |
3.1 材料 | 第12-14页 |
3.1.1 材料和胁迫处理 | 第1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12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2-13页 |
3.1.4 试剂及缓冲液配置方法 | 第13-1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14-21页 |
3.2.1 叶绿体的分离 | 第14页 |
3.2.1.1 粗叶绿体的提取 | 第14页 |
3.2.1.2蔗糖密度梯度纯化叶绿体 | 第14页 |
3.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4页 |
3.2.3 显微镜检测 | 第14-15页 |
3.2.4 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 | 第15页 |
3.2.5 叶绿体完整度的测定 | 第15页 |
3.2.6 放氧速率测定 | 第15页 |
3.2.7 蛋白质提取 | 第15页 |
3.2.8 sHSP26 western blot分析 | 第15-16页 |
3.2.9 双向电泳检测 | 第16-17页 |
3.2.9.1 2-DE | 第16页 |
3.2.9.2 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 | 第16页 |
3.2.9.3 MALDI-TOF质谱分析 | 第16页 |
3.2.9.4 数据库查询和蛋白质信息分析 | 第16-17页 |
3.2.10 试验中所用引物 | 第17页 |
3.2.11 RNA提取和RT-PCR分析 | 第17-18页 |
3.2.12 PCR产物的回收及酶连 | 第18-19页 |
3.2.12.1 PCR产物的回收 | 第18-19页 |
3.2.12.2 回收DNA片段连接p GEM-T载体 | 第19页 |
3.2.13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a | 第19页 |
3.2.14 质粒D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3.2.15 质粒鉴定 | 第20页 |
3.2.16 诱饵载体及猎物载体的构建 | 第20页 |
3.2.17 共转化 | 第20-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4.1 玉米叶绿体纯度及被膜完整度的检测结果 | 第21-22页 |
4.2 AT-sHSP26处理效果检测 | 第22-23页 |
4.3 受sHSP26影响的叶绿体蛋白质的鉴定 | 第23-26页 |
4.4 sHSP26对叶绿体PSⅡ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4.5 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与sHSP26相互作用的叶绿体蛋白质 | 第27-29页 |
5 讨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英文摘要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