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基层政府 | 第18页 |
2.1.2 安全生产 | 第18页 |
2.1.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政府管制理论 | 第19页 |
2.2.2 外部性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第21-38页 |
3.1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基本情况 | 第21-26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3.1.2 安全生产监管方式 | 第22-23页 |
3.1.3 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 第23-24页 |
3.1.4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 第24-26页 |
3.2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 | 第26-29页 |
3.2.1 D街道安全生产现状 | 第26-27页 |
3.2.2 D街道安全生产监管组织机构 | 第27-28页 |
3.2.3 D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 第28-29页 |
3.3 D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及成效 | 第29-32页 |
3.3.1 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 第29-30页 |
3.3.2 坚持完善现有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 第30-31页 |
3.3.3 坚持安全生产隐患源头治理 | 第31-32页 |
3.3.4 完善三级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 | 第32页 |
3.4 聊城市D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3.4.1 监管主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3.4.2 监管对象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3.4.3 社会第三方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5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3.5.1 监管机制运行不畅,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5-36页 |
3.5.2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 第36页 |
3.5.3 社会第三方监管严重滞后 | 第36-38页 |
第4章 国内外安全生产监管经验借鉴 | 第38-44页 |
4.1 国外安全生产监管经验借鉴 | 第38-41页 |
4.1.1 美国安全生产监管经验 | 第38-39页 |
4.1.2 日本安全生产监管经验 | 第39-40页 |
4.1.3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 第40-41页 |
4.2 国内先进安全生产监管经验借鉴 | 第41-44页 |
4.2.1 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监管经验 | 第41-42页 |
4.2.2 深圳南山区安全监管经验 | 第42页 |
4.2.3 国内先进经验借鉴 | 第42-44页 |
第5章 完善基层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的设想 | 第44-50页 |
5.1 加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的主导作用 | 第44-47页 |
5.1.1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 第44-45页 |
5.1.2 明确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职责 | 第45页 |
5.1.3 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 第45-46页 |
5.1.4 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 | 第46-47页 |
5.2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第47-48页 |
5.2.1 健全企业安全责任体系 | 第47页 |
5.2.2 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第47-48页 |
5.2.3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第48页 |
5.3 健全社会第三方监管机制 | 第48-50页 |
5.3.1 完善安全专家的引入机制 | 第48-49页 |
5.3.2 培育社会第三方监管机构 | 第49页 |
5.3.3 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监管积极性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