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卫星信道特性研究 | 第14-28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无线信道特征及电波传播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2.2.1 无线信道特征 | 第14页 |
2.2.2 无线电波传播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2.3 卫星信道特性分析 | 第15-17页 |
2.3.1 视距传播 | 第15页 |
2.3.2 阴影衰落 | 第15页 |
2.3.3 多径衰落 | 第15-16页 |
2.3.4 多普勒频移 | 第16页 |
2.3.5 相干带宽 | 第16-17页 |
2.4 星地链路传播特性 | 第17-25页 |
2.4.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 第17页 |
2.4.2 大气吸收损耗 | 第17-18页 |
2.4.3 降雨衰减损耗 | 第18-25页 |
2.5 描述信道特性的常用概率分布函数 | 第25-26页 |
2.5.1 莱斯概率分布函数 | 第25页 |
2.5.2 瑞利概率分布函数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宽带移动卫星信道统计模型研究与实现 | 第28-44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宽带移动卫星信道衰落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3.3 宽带移动卫星信道的仿真模型 | 第29-31页 |
3.4 平坦衰落特性的仿真实现 | 第31-38页 |
3.4.1 成形滤波法 | 第32-34页 |
3.4.2 正弦波叠加法 | 第34-38页 |
3.5 宽带移动卫星信道仿真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导频设计及信道估计研究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44-47页 |
4.3 最优导频准则 | 第47-49页 |
4.4 大规模MIMO最优导频设计 | 第49-50页 |
4.5 信道估计 | 第50-53页 |
4.5.1 LS信道估计 | 第50-51页 |
4.5.2 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 | 第51-52页 |
4.5.3 传统的DFT信道估计算法 | 第52页 |
4.5.4 基于对称扩展的DFT信道估计算法 | 第52-53页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同步技术 | 第56-80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同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7-62页 |
5.2.1 采样偏差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2 定时误差的影响 | 第58-60页 |
5.2.3 频偏误差的影响 | 第60-62页 |
5.3 系统模型 | 第62-64页 |
5.4 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算法 | 第64-66页 |
5.5 基于多径能量窗的同步方法 | 第66-74页 |
5.5.1 ML定时估计 | 第66-68页 |
5.5.2 多径能量窗同步方法 | 第68-70页 |
5.5.3 Cramer-Rao界 | 第70-73页 |
5.5.4 最优窗函数 | 第73-74页 |
5.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4-78页 |
5.6.1 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算法性能 | 第74-75页 |
5.6.2 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算法性能 | 第75-7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