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磷酸钒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1-18页
        1.1.1 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2-13页
        1.1.2 通道型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3-14页
        1.1.3 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第14-15页
        1.1.4 NASICON型正极材料第15-16页
        1.1.5 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第16-17页
        1.1.6 氟磷酸盐正极材料第17-18页
    1.2 混合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8-19页
    1.3 混合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9-21页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第23-29页
    2.1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2 实验仪器第24页
    2.3 实验表征仪器第24-25页
    2.4 正负极电极片制备第25页
    2.5 扣式电池组装第25-26页
    2.6 表征测试第26-29页
        2.6.1 X-射线衍射第26页
        2.6.2 热重分析仪第26页
        2.6.3 电化学工作站第26-27页
        2.6.4 孔径分析仪第27页
        2.6.5 高分辨透射电镜第27页
        2.6.6 充放电仪第27页
        2.6.7 扫描电镜第27-28页
        2.6.8 荧光光谱仪第28-29页
第3章 Na_3V_2(PO_4)_3-QDs-SL/HCS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第29-41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第29-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40页
        3.3.1 材料的合成及量子点形成机理分析第30-32页
        3.3.2 材料的组成分析第32-33页
        3.3.3 材料的结构分析第33-36页
        3.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6-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Na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第41-49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第41-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4.3.1 材料的合成机制第42页
        4.3.2 材料的组成分析第42-43页
        4.3.3 材料的结构分析第43-45页
        4.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5-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Na_3V_(2-x)Fe_x(PO_4)_3/HCS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第49-57页
    5.1 引言第49页
    5.2实验第49-5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0-55页
        5.3.1 材料的组成分析第50-51页
        5.3.2 材料的结构分析第51-52页
        5.3.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2-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6章 Na_(3-x)Li_xV_2(PO_4)_3/C复合材料全电池的研究第57-67页
    6.1 引言第57页
    6.2实验第57-58页
        6.2.1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57-58页
        6.2.2 负极材料的制备第58页
        6.2.3 电池组装第5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58-65页
        6.3.1 材料的组成第58-59页
        6.3.2 正极材料的结构第59-60页
        6.3.3 负极材料的结构第60-61页
        6.3.4 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1-65页
    6.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1页
    7.1 结论第67-68页
    7.2 创新点第68-69页
    7.3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81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1页
    一、发表学术论文第81页
    二、其他科研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激光Z扫描的低维纳米材料的非线性吸收特性研究
下一篇:预留对接间隙TIG焊接熔池流场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