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超级电容器 | 第12-18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 第12-13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 第13-14页 |
1.2.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4 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5 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第18-21页 |
1.3.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组成 | 第18-19页 |
1.3.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 | 第19-20页 |
1.3.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氧化还原物质掺杂的电解质 | 第21-22页 |
1.4.1 氧化还原物质对电解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1.4.2 氧化还原物质的应用进展 | 第22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5-27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5-27页 |
2.2 电解质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27-28页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7页 |
2.2.2 X射线衍射 | 第27页 |
2.2.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7-28页 |
2.3 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28-31页 |
2.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8-29页 |
2.3.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9-30页 |
2.3.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0-31页 |
第3章 亚铁氰化钾掺杂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3.2.1 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2 亚铁氰化钾掺杂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32页 |
3.2.3 AC电极的制作及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32-33页 |
3.2.4 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测试 | 第33页 |
3.2.5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3.2.6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34页 |
3.2.7 光阳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3.3.1 掺杂量的优化 | 第35-37页 |
3.3.2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3.3.3 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3.3.4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3.3.5 循环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1页 |
3.3.6 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的SEM图分析 | 第41-42页 |
3.3.7 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的FTIR谱图分析 | 第42-43页 |
3.3.8 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的XRD谱图分析 | 第43页 |
3.3.9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4章 染料掺杂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 | 第47-61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2.1 染料掺杂凝胶聚合物电解的制备 | 第47-48页 |
4.2.2 AC电极的制作及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48页 |
4.2.3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9页 |
4.3.1 掺杂量的优化 | 第48-50页 |
4.3.2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3.3 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4.3.4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4.3.5 循环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4.3.6 凝胶聚合物的SEM图分析 | 第57页 |
4.3.7 凝胶聚合物的FTIR谱图分析 | 第57-58页 |
4.3.8 凝胶聚合物的XRD图谱分析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