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商事登记制度 | 第17页 |
2.1.2 市场监管内涵 | 第17-18页 |
2.1.3 市场监管内容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践及影响 | 第21-27页 |
3.1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实践 | 第21-23页 |
3.1.1 从取消行政审批到先照后证 | 第21-22页 |
3.1.2 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和两证整合 | 第22页 |
3.1.3 改企业年度检验为企业年度报告 | 第22-23页 |
3.2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践取得的成效 | 第23-24页 |
3.2.1 降低企业成本 | 第23页 |
3.2.2 激发市场活力 | 第23-24页 |
3.3 改革促进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转变 | 第24-26页 |
3.3.1 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 第24-25页 |
3.3.2 由单一管理向协同监管转变 | 第25页 |
3.3.3 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政府市场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4.1 改革后政府市场监管面临的新挑战 | 第27-28页 |
4.1.1 监管难度加大,传统监管难适应 | 第27页 |
4.1.2 监管职责不清,监管合力难形成 | 第27-28页 |
4.1.3 监管能力落后,监管效果难保证 | 第28页 |
4.2 改革后政府市场监管实践的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4.2.1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实践的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4.2.2 线上线下网络交易监管实践的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4.2.3 事中事后“双告知”监管平台实践的现状分析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5章 国外市场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 第32-38页 |
5.1 美国的市场监督管理 | 第32-33页 |
5.1.1 美国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32页 |
5.1.2 美国市场监管的执行机制 | 第32-33页 |
5.1.3 美国市场监管的自律监督机制 | 第33页 |
5.2 欧洲的市场监督管理 | 第33-35页 |
5.2.1 欧洲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33-34页 |
5.2.2 欧洲市场监管的执行机制 | 第34页 |
5.2.3 欧洲市场的标准化监管 | 第34-35页 |
5.3 德国的市场监督管理 | 第35-36页 |
5.3.1 德国的市场体系和竞争政策 | 第35页 |
5.3.2 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 | 第35-36页 |
5.3.3 德国的《反对不公平竞争法》 | 第36页 |
5.4 国外市场监督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6章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完善政府市场监管的具体措施 | 第38-50页 |
6.1 加强登记监管综合立法,规范宽进严管标准 | 第38-40页 |
6.1.1 整合立法配套措施,统一监管标准 | 第38-39页 |
6.1.2 理清部门监管职责,避免监管真空 | 第39-40页 |
6.1.3 建立审批事项目录,确保公开透明 | 第40页 |
6.2 建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完善协同监管机制 | 第40-43页 |
6.2.1 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全国一张网 | 第40-41页 |
6.2.2 以大数据为基础,提高创新监管能力 | 第41-42页 |
6.2.3 以互联共享为保障,强化联合惩戒机制 | 第42-43页 |
6.3 推进市场主体自治自律,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 第43-45页 |
6.3.1 发挥信用约束作用,引导主体自治 | 第43-44页 |
6.3.2 完善行业信用体系,推动行业自律 | 第44-45页 |
6.3.3 鼓励各方力量参与,推动社会共治 | 第45页 |
6.4 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拓宽服务发展渠道 | 第45-49页 |
6.4.1 加强网络交易监管,营造公平环境 | 第45-47页 |
6.4.2 建立小微企业名录,全程服务发展 | 第47-48页 |
6.4.3 构建消费维权体系,净化消费环境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