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牙齿建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牙齿建模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牙齿加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于锥形束CT的牙齿三维建模与NURBS曲面重构 | 第18-34页 |
2.1 基于锥形束CT图像的牙齿数据处理 | 第18-23页 |
2.1.1 数据获取 | 第18-19页 |
2.1.2 数据的预处理 | 第19-20页 |
2.1.3 三维表面重建 | 第20-22页 |
2.1.4 STL格式文件处理 | 第22-23页 |
2.2 基于牙齿STL点云数据的NURBS曲面重构 | 第23-30页 |
2.2.1 点云数据预处理 | 第23-24页 |
2.2.2 点云数据分割 | 第24-25页 |
2.2.3 点云数据光滑去噪 | 第25页 |
2.2.4 冠状NURBS曲面构造 | 第25-30页 |
2.3 齿冠形态及强度分析 | 第30-34页 |
2.3.1 牙齿形态分析 | 第30-32页 |
2.3.2 牙齿ANSYS强度分析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牙齿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研究 | 第34-43页 |
3.1 加工刀具的选用 | 第34-35页 |
3.2 切削用量计算 | 第35-36页 |
3.2.1 确定磨针转速 | 第35页 |
3.2.2 确定纵向进给量 | 第35-36页 |
3.3 加工轨迹的规划 | 第36-38页 |
3.3.1 加工坐标系的确定 | 第36页 |
3.3.2 加工轨迹的生成方法 | 第36-37页 |
3.3.3 加工走刀路径的确定 | 第37-38页 |
3.4 联动算法的推导 | 第38-39页 |
3.5 实验仿真分析 | 第39-43页 |
3.5.1 STL模型与实体模型加工对比 | 第39-40页 |
3.5.2 STL模型精度对数控加工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基于牙齿特征的刀具轨迹优化技术研究 | 第43-51页 |
4.1 过渡优化技术概述 | 第43-44页 |
4.2 环间过渡优化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9页 |
4.2.1 B样条曲线 | 第44-45页 |
4.2.2 环间过渡技术路线 | 第45-46页 |
4.2.3 刀轨环树的分解与编组 | 第46-47页 |
4.2.4 控制点对的选取 | 第47-49页 |
4.2.5 过渡连接设计 | 第49页 |
4.3 实验优化结果对比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加工仿真与实验研究 | 第51-72页 |
5.1 四轴加工仿真实验 | 第51-61页 |
5.1.1 规划四轴加工方案 | 第51-55页 |
5.1.2 构造四轴后处理器 | 第55-57页 |
5.1.3 构建四轴仿真机床 | 第57-59页 |
5.1.4 四轴仿真加工及评价 | 第59-61页 |
5.2 五轴加工仿真实验 | 第61-70页 |
5.2.1 规划五轴加工方案 | 第61-64页 |
5.2.2 构造五轴后处理器 | 第64-67页 |
5.2.3 构建五轴仿真机床 | 第67-68页 |
5.2.4 仿真加工及评价 | 第68-70页 |
5.3 实物加工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