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1.研究综述 | 第8-16页 |
1.1 具体性效应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 | 第8-9页 |
1.1.1 具体性效应的相关概念 | 第8页 |
1.1.2 具体性效应的相关理论模型 | 第8-9页 |
1.2 具体性效应的外文研究 | 第9-13页 |
1.2.1 外文中孤立语境的具体性研究 | 第9-11页 |
1.2.2 外文语境中具体效应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 具体性效应的汉语研究 | 第13-14页 |
1.3.1 汉语中孤立语境中具体性效应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 汉语中语境中具体性效应的研究 | 第14页 |
1.4 具体性效应的实验研究范式及技术 | 第14-16页 |
1.4.1 实验范式 | 第14-15页 |
1.4.2 实验技术 | 第15-16页 |
2.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6-20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6-17页 |
2.1.1 以往研究的争议 | 第16页 |
2.1.2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16-17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2.2.2 现实意义 | 第18页 |
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3.实验研究 | 第20-36页 |
3.1 实验1:词汇具体性效应在不同词频下的表达:来自汉语的证据 | 第20-28页 |
3.1.1 实验目的 | 第20页 |
3.1.2 被试 | 第20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3.1.4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3.1.5 实验设计和试验程序 | 第21-22页 |
3.1.6 实验结果 | 第22-26页 |
3.1.7 讨论 | 第26-28页 |
3.2 实验2:双重编码理论的合理性:来自实验验证 | 第28-36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3.2.2 实验被试 | 第28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3.2.4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3.2.5 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 | 第29-30页 |
3.2.6 实验结果 | 第30-34页 |
3.2.7 讨论 | 第34-36页 |
4.总讨论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一 实验材料示例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