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每日自动传输远程监测功能的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对临床预后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19页 |
1.引言 | 第20-34页 |
1.1 心脏性猝死及其防治 | 第20-22页 |
1.2 ICD工作方式及其临床应用证据 | 第22-27页 |
1.2.1 ICD工作方式及其研发历史 | 第22-24页 |
1.2.2 ICD在二级预防的临床证据 | 第24-25页 |
1.2.3 ICD在一级预防的临床证据 | 第25-27页 |
1.2.4 ICD有利于SCD的预防 | 第27页 |
1.3 ICD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1.4 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ICD | 第28-31页 |
1.5 立题依据 | 第31-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2.1 META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34页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第34-36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36页 |
2.4 资料提取 | 第36页 |
2.5 研究质量评价 | 第36-37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 | 第37-51页 |
3.1 符合条件的文献 | 第37-43页 |
3.2 主要不良事件 | 第43页 |
3.3 全因死亡率 | 第43页 |
3.4 心血管死亡率 | 第43-44页 |
3.5 住院率 | 第44页 |
3.6 ICD放电治疗率 | 第44-45页 |
3.7 到医院内随访的次数和相关医疗花费 | 第45-46页 |
3.8 发现心血管和ICD异常事件的及时性 | 第46页 |
3.9 需要采取措施的诊室内随访比例 | 第46-51页 |
4 讨论 | 第51-65页 |
5 结论 | 第6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7 附录 | 第76-78页 |
7.1 基本个人信息 | 第76页 |
7.2 教育背景 | 第76页 |
7.3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 第76页 |
7.4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
7.5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综述 | 第7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