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29页 |
1.1 甲状腺相关眼病概述 | 第13-15页 |
1.1.1 流行病学特点 | 第13页 |
1.1.2 病理表现 | 第13页 |
1.1.3 临床表现及分期 | 第13-14页 |
1.1.4 眼表、HA及CXCL-8 | 第14页 |
1.1.5 眼表功能 | 第14-15页 |
1.2 TAO病相关标志物的进展 | 第15-25页 |
1.2.1 透明质酸与氨基葡聚糖 | 第15-16页 |
1.2.2 免疫学指标 | 第16-18页 |
1.2.3 细胞因子 | 第18-20页 |
1.2.4 粘附分子 | 第20-21页 |
1.2.5 趋化因子 | 第21页 |
1.2.6 miRNA | 第21-22页 |
1.2.7 自身抗原及自身抗体 | 第22-25页 |
1.3 甲状腺相关眼病眼表功能 | 第25-28页 |
1.3.1 TAO 与眼表的关系 | 第25页 |
1.3.2 泪液分泌试验(SIT)与眼表的关系 | 第25-26页 |
1.3.3 角膜荧光染色(FS)与眼表的关系 | 第26页 |
1.3.4 泪河高度(LTMH)与眼表的关系 | 第26-27页 |
1.3.5 睑板腺缺失评分与眼表的关系 | 第27页 |
1.3.6 泪膜破裂时间与眼表的关系 | 第27-28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2.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 第29页 |
2.1.2 TAO患者纳入标准 | 第29页 |
2.1.3 TAO患者排除标准 | 第29页 |
2.1.4 对照组纳入标准 | 第29-30页 |
2.2 材料 | 第30-31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及器材 | 第30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2.3 方法 | 第31-36页 |
2.3.1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 第31页 |
2.3.2 静脉血标本采集 | 第31页 |
2.3.3 酶联免疫复合法(ELISA)检测HA、CXCL-8水平 | 第31-32页 |
2.3.4 眼表功能的检查 | 第32-34页 |
2.3.5 临床活动度评分(CAS) | 第34页 |
2.3.6 NOSPECS分级标准 | 第34-35页 |
2.3.7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方法与质量控制 | 第35页 |
2.3.8 统计学分析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6-50页 |
3.1 不同组别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的比较 | 第36页 |
3.2 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血清中HA含量比较 | 第36-37页 |
3.3 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血清中CXCL-8含量比较 | 第37-38页 |
3.4 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TAO患者NOSPECS评分 | 第38-39页 |
3.5 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眼表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 第39-41页 |
3.6 TAO患者血清中HA、CXCL-8与C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4页 |
3.7 TAO患者血清中HA、CXCL-8与NOSPEC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46页 |
3.8 TAO患者血清中HA与眼表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8页 |
3.9 TAO患者血清中CXCL-8与眼表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0-55页 |
4.1 TAO及眼表功能 | 第50-51页 |
4.2 TAO与HA、CXCL-8的关系 | 第51-52页 |
4.3 临床活动及眼表功能与HA、CXCL-8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52-54页 |
4.4 总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