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基于BIM的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分析 | 第21-35页 |
2.1 传统模式与基于BIM运维模式对比分析 | 第21-24页 |
2.1.1 传统运维管理模式 | 第21-22页 |
2.1.2 两种管理模式的分析对比 | 第22-23页 |
2.1.3 BIM技术的特点 | 第23页 |
2.1.4 基于BIM技术的社区建筑群运维管理应用难点 | 第23-24页 |
2.2 基于BIM的运营维护管理平台构建 | 第24-29页 |
2.2.1 构建运维管理平台核心要素 | 第24-25页 |
2.2.2 集成BIM运维平台需求分析 | 第25-27页 |
2.2.3 运维管理平台功能简介 | 第27-29页 |
2.3 BIM在运营维护管理中应用价值分析 | 第29-33页 |
2.3.1 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 第29-30页 |
2.3.2 集成运营维护管理平台的交互优势分析 | 第30-31页 |
2.3.3 BIM应用的投资回报率估测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基于运维期的BIM冗余信息分析和处理方法研究 | 第35-45页 |
3.1 轻量化处理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3.2 BIM模型轻量化分析 | 第36-39页 |
3.2.1 模型等级划分 | 第36-37页 |
3.2.2 模型轻量化的解决方案 | 第37-39页 |
3.3 BIM模型轻量化处理 | 第39-43页 |
3.3.1 BIM模型创建流程 | 第39-41页 |
3.3.2 BIM360TEAM轻量化处理流程 | 第41页 |
3.3.3 模型轻量化在运维期的应用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基于BIM-QR技术的设备设施运维管理 | 第45-61页 |
4.1 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机制 | 第45-50页 |
4.1.1 设备设施管理 | 第45-47页 |
4.1.2 二维码技术的引入 | 第47-48页 |
4.1.3 二维码技术的使用 | 第48-50页 |
4.2 运维管理工作流程 | 第50-55页 |
4.2.1 桌面运维管理工作模式 | 第50-52页 |
4.2.2 巡检工作管理模式 | 第52-53页 |
4.2.3 维修工作管理模式 | 第53-55页 |
4.3 基于BIM-QR技术的设备设施运维管理 | 第55-59页 |
4.3.1 基于BIM-QR技术的设备设施运维管理优势 | 第55-56页 |
4.3.2 基于BIM-QR技术的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应用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人员应急疏散系统研究 | 第61-71页 |
5.1 基于BIM与RFID的实时安全监控系统 | 第61-62页 |
5.1.1 系统功能组成 | 第61-62页 |
5.1.2 系统信息采集 | 第62页 |
5.1.3 系统信息交互 | 第62页 |
5.2 基于BIM模型的Pathfinder模拟仿真实现步骤 | 第62-63页 |
5.2.1 BIM模型的转换 | 第62-63页 |
5.2.2 安全疏散模型的设置 | 第63页 |
5.2.3 模拟动画演示及分析 | 第63页 |
5.3 应急疏散系统的构建 | 第63-64页 |
5.4 工程案例 | 第64-69页 |
5.4.1 工程概况 | 第64-65页 |
5.4.2 疏散模型的转换 | 第65-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