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1 水生动物体色多态性研究 | 第10-11页 |
1.1.1 水生动物体色多态性的形成 | 第10-11页 |
1.1.2 水生动物体色多态性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 软体动物壳色多态性研究 | 第11-12页 |
1.2.1 软体动物壳色多态性形成机制 | 第11-12页 |
1.2.2 贝类壳色多态性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3 不同壳色贝类转录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外套膜的转录组分析 | 第14-31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4-20页 |
2.1.1 RNA样品的获取 | 第14页 |
2.1.2 菲律宾蛤仔RNA样品的提取 | 第14-15页 |
2.1.3 转录组测序 | 第15-16页 |
2.1.4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6-18页 |
2.1.5 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 | 第18-20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0-28页 |
2.2.1 转录组数据的组装结果 | 第20-21页 |
2.2.2 数据的功能注释结果 | 第21-23页 |
2.2.3 菲律宾蛤仔四种壳色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 第23-26页 |
2.2.4 菲律宾蛤仔四种壳色转录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26-28页 |
2.3 讨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菲律宾蛤仔有无壳色稚贝转录组差异分析 | 第31-40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4页 |
3.1.1 RNA样品的获取 | 第31页 |
3.1.2 菲律宾蛤仔稚贝RNA样品的提取 | 第31-32页 |
3.1.3 菲律宾蛤仔稚贝的转录组测序 | 第32页 |
3.1.4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页 |
3.1.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qPCR验证 | 第32-34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4-37页 |
3.2.1 转录组数据的组装结果 | 第34页 |
3.2.2 菲律宾蛤仔稚贝壳色出现前后转录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4-36页 |
3.2.3 菲律宾蛤仔qPCR验证结果 | 第36-37页 |
3.3 讨论 | 第37-40页 |
3.3.1 菲律宾蛤仔壳色形成相关基因的发掘与分析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菲律宾蛤仔tyr基因克隆、表达特性及功能研究 | 第40-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7页 |
4.1.1 菲律宾蛤仔总RNA提取和cDNA的第一链合成 | 第40页 |
4.1.2 第一链cDNA合成 | 第40-44页 |
4.1.3 tyr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4-45页 |
4.1.4 RNA干扰技术的应用 | 第45-47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47-56页 |
4.2.1 tyr基因全长及序列分析 | 第47-50页 |
4.2.2 菲律宾蛤仔tyr基因多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0-52页 |
4.2.3 tyr基因家族在蛤仔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特性. | 第52-53页 |
4.2.4 tyr基因在四种壳色蛤仔外套膜中的表达特性 | 第53-55页 |
4.2.5 菲律宾蛤仔tyr基因RNA干扰对具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 讨论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菲律宾蛤仔mitf基因的表达特性研究 | 第58-6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5.1.1 菲律宾蛤仔总RNA提取 | 第58页 |
5.1.2 mitf基因实时荧光定量实验 | 第58-59页 |
5.1.3 RNA干扰技术的应用 | 第59-60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60-64页 |
5.2.1 mitf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中表达特性 | 第60-61页 |
5.2.2 mitf基因在四种壳色中表达特性 | 第61-63页 |
5.2.3 RNA干扰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特性 | 第63-64页 |
5.3 讨论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学术成果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