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4-15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材料语言的解放与现代金属雕塑的兴起 | 第18-23页 |
2.1 技术的发展与金属材料社会功能的改变 | 第18页 |
2.2 美学思想的转变与现代金属雕塑的兴起 | 第18-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工业废铁在公共艺术装置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第23-29页 |
3.1 现代金属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 第23页 |
3.2 工业废铁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使用解析 | 第23-25页 |
3.2.1 形式因素 | 第23-24页 |
3.2.2 观念因素 | 第24-25页 |
3.3 造型方法 | 第25-26页 |
3.3.1 锻造 | 第25-26页 |
3.3.2 合成 | 第26页 |
3.4 艺术造型把握 | 第26页 |
3.5 空间营造 | 第26-2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工业废铁应用在公共艺术装置设计中的概念及案例分析 | 第29-34页 |
4.1 工业废铁应用在公共艺术装置设计中的概念 | 第29页 |
4.2 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4.2.1 毕加索《牛头》 | 第29-30页 |
4.2.2 安东尼·卡罗《他么烤着太阳,淋着雨》 | 第30-31页 |
4.2.3 阿纳尔多·波莫多罗《马可波罗之门》 | 第31-3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五章 设计实践—南七里文化创意街区公共艺术装置设计 | 第34-48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34-35页 |
5.2 周边位置分析 | 第35页 |
5.3 总体空间构成 | 第35-38页 |
5.4 创作的主题与理念 | 第38-41页 |
5.4.1 直接现成品构成系列 | 第38-39页 |
5.4.2 空间构成系列 | 第39-41页 |
5.5 创作实施 | 第41-46页 |
5.5.1 方法步骤 | 第41页 |
5.5.2 材料选择 | 第41-44页 |
5.5.3 工艺技术的把握 | 第44-46页 |
5.6 创作体会 | 第46-4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