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3-1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17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7-18页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7页 |
2.2.1 大鼠栓线MCAO模型构建 | 第18-20页 |
2.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第20-21页 |
2.2.3 TTC染色及大鼠脑梗体积测量 | 第21页 |
2.2.4 大鼠侧脑室注射 | 第21-22页 |
2.2.5 Western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 | 第22-26页 |
2.2.6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7-37页 |
3.1 大鼠MCAO建成模型评估 | 第27-28页 |
3.2 大鼠I/R时ERK1/2、p-ERK1/2的表达上调 | 第28-29页 |
3.3 HCQ促进大脑皮层p-ERK1/2表达,降低大鼠脑I/R损伤 | 第29-34页 |
3.4 U0126预处理能拮抗HCQ对神经保护的作用 | 第34页 |
3.5 HCQ预处理促进p-CREB和p-Akt表达降低大鼠脑I/R损伤 | 第34-3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7-42页 |
4.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的选择和评价 | 第37-38页 |
4.2 给药途径的选择 | 第38页 |
4.3 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 第38-40页 |
4.4 羟化氯喹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脑保护机制的切入点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综述 | 第46-64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