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36页 |
1.1 荧光探针的介绍 | 第9-26页 |
1.1.1 荧光产生的原理 | 第9-10页 |
1.1.2 荧光探针分子常见的发光机制 | 第10-15页 |
1.1.3 常见的荧光团及其应用 | 第15-26页 |
1.2 农药残留检测 | 第26-35页 |
1.2.1 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1.2.2 我国使用农药的分类 | 第28-30页 |
1.2.3 农药的毒理作用及农药残留的危害 | 第30页 |
1.2.4 胆碱酯酶介绍 | 第30-32页 |
1.2.5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概况 | 第32-35页 |
1.3 本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 | 第35-36页 |
2 罗丹荧荧光探针的合成及与鸭血AChE反应活性的筛选 | 第36-48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2.3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45页 |
2.3.1 中间体化合物DHBA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页 |
2.3.2 中间体化合物DHO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39页 |
2.3.3 化合物DOS-1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40页 |
2.3.4 化合物DOS-2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1页 |
2.3.5 化合物DOS-3的合成与表征 | 第41页 |
2.3.6 化合物DOS-4的合成与表征 | 第41-42页 |
2.3.7 化合物DOS-5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3页 |
2.3.8 化合物DOS-6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44页 |
2.3.9 化合物DOS-7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页 |
2.3.10 化合物DOS-8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45页 |
2.3.11 检测8个化合物与鸭血AChE的反应活性 | 第4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2.4.1 化合物DHO的吸收与发射波谱 | 第45-46页 |
2.4.2 8个探针与鸭血胆碱酯酶反应活性的初测 | 第46-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探针DOS-1与鸭血AChE反应条件探索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第48-70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3.3 鸭血乙酰胆碱酯酶蛋白浓度测定 | 第49页 |
3.4 酶与探针反应的条件探索实验 | 第49-52页 |
3.4.1 酶与探针反应代谢产物的确定 | 第50页 |
3.4.2 酶预孵时间探究 | 第50页 |
3.4.3 酶与探针反应时间探究 | 第50页 |
3.4.4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5 离子和氨基酸干扰实验 | 第51页 |
3.4.6 产物DHO浓度与荧光强度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1页 |
3.4.7 探针检测鸭血AChE活性浓度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1页 |
3.4.8 酶促动力学实验 | 第51-52页 |
3.5 4种农药浓度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2-54页 |
3.5.1 甲胺磷浓度标准曲线建立实验 | 第52页 |
3.5.2 敌敌畏浓度标准曲线建立实验 | 第52页 |
3.5.3 呋喃丹浓度标准曲线建立实验 | 第52-53页 |
3.5.4 灭多威浓度标准曲线建立实验 | 第53页 |
3.5.5 蔬菜中4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53-54页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69页 |
3.6.1 鸭血AChE蛋白浓度测定实验 | 第54页 |
3.6.2 酶与探针反应产物的确定 | 第54-56页 |
3.6.3 探针与AChE反应时间的探究 | 第56-57页 |
3.6.4 反应体系对外界条件的抗干扰实验 | 第57-59页 |
3.6.5 动力学相关实验分析 | 第59-62页 |
3.6.6 4种农药的浓度标准曲线建立和农药加标回收实验 | 第62-6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第7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