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产品形态设计方法理论综述 | 第21-31页 |
2.1 设计方法理论 | 第21-22页 |
2.1.1 设计方法定义 | 第21页 |
2.1.2 设计方法的发展经过 | 第21-22页 |
2.1.3 设计方法的重要性 | 第22页 |
2.2 形式美在形态设计方法中的表现 | 第22-28页 |
2.2.1 形式美概述 | 第22-24页 |
2.2.2 渐变理论概述 | 第24-26页 |
2.2.3 渐变的构成形式 | 第26-28页 |
2.3 美学价值与形态设计的相关性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几何造型元素渐变理论的产品形态设计法构建 | 第31-57页 |
3.1 空间艺术品形态与产品造型形态关联性 | 第31-33页 |
3.2 亨利·摩尔作品的美学价值意义 | 第33-40页 |
3.2.1 视觉心理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33-36页 |
3.2.2 文化心理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36-39页 |
3.2.3 东方美学价值体现 | 第39-40页 |
3.3 亨利·摩尔雕塑造型与几何造型元素的渐变分析 | 第40-49页 |
3.3.1 作品间的渐变对比 | 第41-43页 |
3.3.2 概念化渐变对比 | 第43-49页 |
3.4 基于几何造型元素渐变理论的形态设计要素解构 | 第49-52页 |
3.4.1 渐变的形态设计 | 第49-50页 |
3.4.2 自然形态具象与抽象 | 第50-51页 |
3.4.3 形态的采集与提炼 | 第51页 |
3.4.4 变形与视觉张力的舒展 | 第51-52页 |
3.5 渐变界值法的确立 | 第52-56页 |
3.5.1 渐变对比中界值形态的提取 | 第52-55页 |
3.5.2 渐变界值法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渐变界值法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及应用 | 第57-69页 |
4.1 产品形态原型的设计 | 第57-64页 |
4.1.1 设计背景 | 第57页 |
4.1.2 设计要求 | 第57页 |
4.1.3 设计流程 | 第57-61页 |
4.1.4 模型制作展示 | 第61-64页 |
4.2 产品形态原型的应用 | 第64-67页 |
4.2.1 应用背景 | 第64-65页 |
4.2.2 应用效果展示 | 第65-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