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休眠特性及种群更新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种子生理休眠与解除方法第15-23页
    1 种子生理休眠的类型第15-16页
    2 种子生理休眠原因第16-19页
        2.1 种子生理休眠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16-17页
        2.2 种子生理休眠机理第17-19页
            2.2.1 萌发抑制物质第17-18页
            2.2.2 植物激素的作用第18-19页
    3 种子生理休眠解除方法第19-22页
        3.1 温度处理第19-21页
        3.2 激素处理第21-22页
    4 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黄柏苷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及含量影响因素研究第23-47页
    第一节 黄檗物候期观察及样品检测第23-32页
        1 样品采集及物候观察第23-27页
        2 样品检测第27-29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27页
            2.2 黄柏苷含量测定第27-29页
                2.2.1 色谱条件第27-28页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28页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8页
                2.2.4 线性关系考察第28页
                2.2.5 精密度实验第28页
                2.2.6 稳定性实验第28-29页
                2.2.7 重复性实验第29页
                2.2.8 回收率实验第29页
        3 样品检测结果第29-32页
            3.1 药植园样品检测结果第29-31页
            3.2 鹫峰样品检测结果第31-32页
    第二节 黄檗各部位黄柏苷分布规律第32-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1.1 材料第32页
            1.2 数据统计方法第32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2.1 黄柏苷存在部位及含量范围第32-33页
            2.2 黄檗叶片、繁殖器官黄柏苷含量年度变化规律第33-35页
    第三节 黄柏苷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第35-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1.1 材料第36页
            1.2 方法第36页
                1.2.1 温度记录第36页
                1.2.2 数据统计方法第36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45页
            2.1 树木性别及年龄对黄柏苷含量的影响第36-38页
            2.2 温度对黄柏苷含量的影响第38-45页
                2.2.1 生长环境温度差异对黄柏苷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2.2.2 年度间温度差异对黄柏苷含量的影响第40-43页
                2.2.3 黄柏苷含量与温度灰色关联及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第三章 黄柏苷对种子休眠程度影响的研究第47-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1.1 材料第47-48页
        1.2 仪器与试剂第48页
    2 方法第48-49页
        2.1 黄柏苷喷施实验第48页
        2.2 种子休眠程度测定第48页
        2.3 数据统计方法第48-49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3.1 黄柏苷含量与环境温度及种子休眠程度的关联第49-51页
        3.2 喷施黄柏苷对种子休眠程度的影响第51-52页
            3.2.1 对黄檗种子休眠程度的影响第51-52页
            3.2.2 对拟南芥种子休眠程度的影响第52页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第四章 黄柏苷对黄檗野生种群更新影响的评估第54-72页
    第一节 黄檗生境土壤黄柏苷含量检测第54-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1.1 材料第54-55页
            1.2 仪器第55页
            1.3 黄柏苷含量检测方法第55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第二节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及萌发的影响第56-63页
        1 材料与仪器第57页
        2 实验方法第57-59页
            2.1 实验土壤的制备第57页
            2.2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及萌发影响的评价实验第57-58页
                2.2.1 黄柏苷对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影响的评价实验第57页
                2.2.2 黄柏苷对种子发芽能力及幼苗生长影响的评价实验第57-58页
            2.3 黄檗种子萌发实验及观测指标第58页
            2.4 数据统计方法第58-59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9-62页
            3.1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的影响第59-60页
            3.2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发芽能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60-62页
        4 小结第62-63页
    第三节 黄檗落叶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及萌发的影响第63-70页
        1 材料与仪器第63-64页
            1.1 材料第63-64页
            1.2 仪器第64页
        2 实验方法第64-65页
            2.1 黄柏苷含量检测方法第64页
            2.2 实验土壤的制备第64页
            2.3 黄檗落叶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及萌发影响的评价实验第64-65页
                2.3.1 黄檗落叶对低温解除种子休眠影响的的评价实验第64-65页
                2.3.2 黄檗落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评价实验第65页
                2.3.3 黄檗落叶对种子发芽能力及幼苗生长影响的评价实验第65页
            2.4 黄檗种子萌发实验及观测指标第65页
            2.5 数据统计方法第65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5-69页
            3.1 黄檗落叶对低温层积解除黄檗种子休眠的影响第65-67页
            3.2 黄檗落叶对黄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第67-68页
            3.3 黄檗落叶对黄檗种子低温解除休眠及萌发的影响第68-69页
        4 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讨论第70-72页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果与讨论第72-75页
    1、黄柏苷在各组织器官含量分布及变化规律第72页
    2、影响黄柏苷含量差异的因素第72-73页
    3、黄柏苷对种子休眠程度影响研究第73页
    4、黄柏苷对黄檗野生种群更新影响的评估第73-75页
        4.1 黄檗生境土壤黄柏苷含量检测第73页
        4.2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及萌发的影响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3页
作者简介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和鞘花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研究
下一篇:苍术、微花藤和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及分子标记预测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