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导论第15-39页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5-20页
        1.1.1 研究缘起第15-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34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20-27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27-32页
        1.2.3 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第32-34页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34-39页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第34-36页
        1.3.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1.3.3 创新之处第37-39页
第2章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概述第39-74页
    2.1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含义与特征第39-45页
        2.1.1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含义第39-42页
        2.1.2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特征第42-45页
    2.2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历程第45-60页
        2.2.1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第45-53页
        2.2.2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发展历程第53-60页
    2.3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主要观点与实质第60-74页
        2.3.1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主要观点第60-67页
        2.3.2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实质第67-74页
第3章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第74-109页
    3.1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现状的调查设计与实施第74-78页
        3.1.1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第75-76页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76-78页
    3.2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第78-85页
        3.2.1 唯心史观:部分大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片面化第79-82页
        3.2.2 抽象人性论:部分大学生对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认识偏离第82-85页
    3.3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第85-92页
        3.3.1 共产主义终结论:部分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理想追求动摇第86-89页
        3.3.2 价值追求的实用性:部分大学生人生价值功利化倾向明显第89-92页
    3.4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第92-99页
        3.4.1 个体至上论:部分大学生国家意识淡化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式微第93-96页
        3.4.2 现代化就是西方化:部分大学生具有盲目认同和接受西方价值观的倾向第96-99页
    3.5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第99-109页
        3.5.1 去意识形态化: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性不高第100-103页
        3.5.2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第103-105页
        3.5.3 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永恒论:部分大学生对西方自由民主本质的认识模糊第105-109页
第4章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第109-138页
    4.1 国际因素第109-113页
        4.1.1 西方反华势力利用“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第109-111页
        4.1.2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进行“和平演变”第111-113页
    4.2 社会因素第113-122页
        4.2.1 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模糊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异性第113-115页
        4.2.2 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滋长提供了温床第115-119页
        4.2.3 不规制的网络传媒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泛滥提供了平台第119-122页
    4.3 高校因素第122-128页
        4.3.1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乏力第122-125页
        4.3.2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欠完善第125-128页
    4.4 个体因素第128-138页
        4.4.1 当代大学生待成熟的心理状态易受蛊惑第128-130页
        4.4.2 当代大学生未定型的“三观”易被误导第130-133页
        4.4.3 当代大学生不完善的知识体系易被蒙蔽第133-135页
        4.4.4 当代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易被同化第135-138页
第5章 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批判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对策第138-179页
    5.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和引领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第138-147页
        5.1.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和引领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原则第139-143页
        5.1.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和引领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途径第143-147页
    5.2 充分利用国际平台,提升国际话语权第147-153页
        5.2.1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形象第147-149页
        5.2.2 增强国际影响力,营造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环境第149-151页
        5.2.3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赢得国际话语主动权第151-153页
    5.3 优化社会环境第153-164页
        5.3.1 优化政治环境,增强政治认同第154-156页
        5.3.2 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形成良好市场秩序第156-158页
        5.3.3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第158-161页
        5.3.4 优化大众传媒环境,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宣传阵地第161-164页
    5.4 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第164-170页
        5.4.1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扩大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辐射场第164-167页
        5.4.2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弘扬时代主旋律第167-168页
        5.4.3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拓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渠道第168-170页
    5.5 提升大学生的个体素质第170-179页
        5.5.1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171-173页
        5.5.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第173-176页
        5.5.3 提升辨析能力,认清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本质第176-179页
结语第179-182页
致谢第182-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9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93-194页
附录 A: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访谈提纲第194-196页
附录 B: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调查问卷第196-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鼠肥大细胞的胚胎起源及腹腔肥大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从衔接到连贯:乔伊斯的《珀涅罗珀》文体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