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以长沙市F社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简要述评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第18-22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城市社区第18页
        二、生活垃圾第18-19页
        三、生活垃圾分类第19页
        四、治理第19页
    第二节 理论阐释第19-22页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9-20页
        二、协同治理理论第20-22页
第二章 长沙市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证分析第22-36页
    第一节 调研实施概况第22-31页
        一、调研地选择第22-23页
        二、问卷调查第23-30页
        三、访谈调查第30-31页
    第二节 长沙市城市社区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第31-36页
        一、四级协同管理体系基本构建第32页
        二、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初步建成第32-33页
        三、垃圾分类宣传队伍不断扩大第33-34页
        四、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有所提高第34-36页
第三章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36-46页
    第一节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6-41页
        一、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到位第36-37页
        二、分类知识宣传效果不佳第37-38页
        三、居民源头分类形成率低第38页
        四、企业参与源头分类治理的热情不高第38-39页
        五、非政府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程度不深第39-40页
        六、多元主体在垃圾分类治理中缺乏协同性第40-41页
    第二节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1-46页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善第41-42页
        二、地方政府单方推动,资金投入有限第42页
        三、社区行政色彩过重,人员配备不够第42-43页
        四、居民主体意识薄弱,缺乏监督约束第43-44页
        五、企业投入成本较高,治理动力不足第44页
        六、非政府组织依赖性较强,经费与人才匮乏第44-45页
        七、尚未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多元利益难协调第45-46页
第四章 完善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建议第46-55页
    第一节 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第46-48页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垃圾分类法治化第46-47页
        二、制定垃圾收费标准,成立专项治理资金第47-48页
        三、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协调多元主体利益第48页
    第二节 强化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第48-50页
        一、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营造浓厚社区氛围第48-49页
        二、构建居民自治网络,形成监管有效合力第49-50页
        三、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带动社区人人参与第50页
    第三节 激发企业源头治理动力第50-52页
        一、加大支持补贴力度,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第51页
        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企业资源对接第51-52页
    第四节 提升非政府组织协同能力第52-55页
        一、加强组织自身建设,长效推进垃圾分类第52页
        二、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定期开展社区合作第52-53页
        三、增强多元主体互动,合力参与垃圾分类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附录一第63-65页
附录二第65-66页
附录三第66-67页
附录四第67-68页
附录五第68-69页
附录六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MS的消息中间件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实体密度的位置服务中kNN查询和连接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