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一般理论 | 第15-25页 |
·反垄断民事诉讼 | 第15-20页 |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界定 | 第15-16页 |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特点 | 第16-17页 |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主要分类 | 第17-19页 |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价值 | 第19-20页 |
·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 | 第20-25页 |
·原告资格的界定 | 第20页 |
·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 | 第20-21页 |
·原告资格确定标准及其功能 | 第21-23页 |
·原告资格的扩张与反垄断民事诉讼 | 第23-25页 |
第3章 国外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制度评析 | 第25-35页 |
·美国反垄断诉讼原告资格制度 | 第25-29页 |
·美国反垄断民事诉讼概述 | 第25-26页 |
·美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 | 第26-29页 |
·欧共体竞争法民事诉讼原告资格制度 | 第29-31页 |
·欧共体竞争法民事诉讼概况 | 第29-30页 |
·欧共体竞争法民事诉讼原告资格制度 | 第30-31页 |
·日本反垄断民事诉讼及原告资格制度 | 第31-33页 |
·日本反垄断民事诉讼概况 | 第31-32页 |
·消费者的原告资格 | 第32-33页 |
·国外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制度评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对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 | 第35-40页 |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现状 | 第35-37页 |
·我国反垄断实施的现状 | 第35-36页 |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 | 第36-37页 |
·对确定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建议 | 第37-40页 |
·消费者 | 第37-38页 |
·竞争者 | 第38-39页 |
·社会团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