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4-24页 |
1.1 乳腺增生病概述 | 第14页 |
1.2 流行病学特点 | 第14-15页 |
1.3 中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5页 |
1.3.2 中药治疗研究 | 第15-16页 |
1.3.3 针灸治疗研究 | 第16-17页 |
1.3.4 推拿治疗研究 | 第17-19页 |
1.3.5 耳穴压豆法 | 第19-20页 |
1.3.6 穴位贴敷 | 第20页 |
1.3.7 中药离子导入 | 第20页 |
1.3.8 穴位埋线 | 第20页 |
1.3.9 其它治疗 | 第20-21页 |
1.4 西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4.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21页 |
1.4.2 西医学诊断 | 第21页 |
1.4.3 西医学治疗 | 第21-22页 |
1.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5.1 中西医结合 | 第22-23页 |
1.6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4-4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4页 |
2.1.2 病例选取 | 第24-25页 |
2.1.3 所需器材 | 第2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2.2.1 试验分组方法 | 第25页 |
2.2.2 盲法问题 | 第25页 |
2.2.3 信息采集 | 第25页 |
2.2.4 分组 | 第25-26页 |
2.2.5 治疗方案 | 第26-27页 |
2.2.6 疗程 | 第27页 |
2.2.7 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第27-28页 |
2.2.8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2.2.9 干扰和沾染的控制 | 第29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29-41页 |
2.3.1 一般资料 | 第29-32页 |
2.3.2 治疗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2.3.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监测 | 第39-40页 |
2.3.4 随访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讨论部分 | 第41-46页 |
3.1 乳癖的概述 | 第41页 |
3.2 疏肝理气推拿法为主结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増生病的机理探讨 | 第41-43页 |
3.2.1 疏肝理气推拿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増生病的机理探讨 | 第41-42页 |
3.2.2 耳穴压豆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増生病的机理探讨 | 第42-43页 |
3.3 研究方法及疗效评估标准的选取分析 | 第43页 |
3.4 观察结果讨论 | 第43-44页 |
3.5 问题与展望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