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文化理论论文--文化哲学论文

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下的文化批判及其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对象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选题意义第13-15页
第一章 结构主义时期对文化的符号学批判第15-38页
    第一节 结构主义时期的符号学思想第17-21页
        一、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第17-18页
        二、巴特符号学思想的来源第18-21页
    第二节 神话:大众文化运行机制第21-28页
        一、意义的自然化第22-25页
        二、物—符号:意义建构的双重系统第25-28页
    第三节 虚像:流行文化的统治系统第28-33页
        一、流行文化符号学分析方法的建构第29-31页
        二、符号—物:流行文化的流行机制第31-33页
    第四节 符号祛魅: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第33-38页
        一、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第33-35页
        二、意识形态批判第35-38页
第二章 解构主义时期巴特对文化的符号学分析第38-53页
    第一节 巴特的解构主义转向第38-40页
        一、解构主义思潮第38-39页
        二、巴特解构主义转向的原因第39-40页
    第二节 空无:日本文化的能指嬉戏第40-45页
    第三节 “异国情调”下的西方文化批判第45-53页
        一、“西方式”符号的解毒剂第46-50页
        二、形式的反叛第50-53页
第三章 巴特符号学视角下文化研究的影响及现实意义第53-66页
    第一节 巴特文化符号学思想的影响第53-60页
        一、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影响第53-56页
        二、对消费主义研究的影响第56-60页
    第二节 巴特文化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第60-66页
        一、“陌生化”的眼光第61-62页
        二、文化反省:自觉的文化符号创造第62-66页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民国时期丰都、石柱、忠县三县之间飞地研究
下一篇:都铎时期枢密院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