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1.1 大豆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 第10页 |
1.1.2 我国大豆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1.2 氮素-大豆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 | 第11-12页 |
1.3 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苜蓿和百脉根是研究豆科植物的重要模式生物 | 第12-13页 |
1.3.2 豆科植物结瘤固氮 | 第13-18页 |
1.4 分子育种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实验数据 | 第21页 |
2.2 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21-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2.3.1 结瘤固氮基因文献注释 | 第22-23页 |
2.3.2 大豆、苜蓿、百脉根全基因组水平同源分析 | 第23页 |
2.3.3 大豆候选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 | 第23页 |
2.3.4 大豆转录组数据预处理 | 第23-24页 |
2.3.5 序列比对 | 第24页 |
2.3.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GO和KEGG富集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66页 |
3.1 在结瘤固氮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基因的文献注释 | 第25-47页 |
3.2 三种植物中结瘤固氮基因的功能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3.3 苜蓿、百脉根和大豆全基因组同源分析 | 第48-54页 |
3.4 大豆候选结瘤固氮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 | 第54-58页 |
3.5 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比对 | 第58-60页 |
3.6 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第60-66页 |
4 总结与讨论 | 第66-68页 |
4.1 文献注释大豆、苜蓿、百脉根参与结瘤固氮的基因 | 第66页 |
4.2 同源分析 | 第66-67页 |
4.3 候选基因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 | 第67页 |
4.4 差异表达分析为候选基因提供证据支持 | 第67-68页 |
5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104页 |
附录 | 第104-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