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想象的慰藉--内丘土地神纸马图像象征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21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价值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阐释 | 第10-13页 |
一、纸马名称之辩 | 第10-12页 |
二、迷信、俗信之辩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纸马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外成果 | 第14-15页 |
二、国内成果 | 第15-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8-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内丘土地神纸马与土地神信仰 | 第21-34页 |
第一节 内丘土地神纸马 | 第21-24页 |
一、一般形态 | 第21-22页 |
二、制作工艺 | 第22-24页 |
三、流通方式 | 第24页 |
第二节 内丘土地神纸马的生存环境 | 第24-28页 |
一、现实环境 | 第24-26页 |
二、信仰环境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内丘土地神纸马与传统俗信活动 | 第28-33页 |
一、土地神纸马的分类 | 第28-30页 |
二、俗信活动中的土地神纸马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土地神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形象定型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土地神形象的象征意义 | 第35-41页 |
一、“力量”的化身 | 第36-38页 |
二、“福祉”的化身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土地神纸马图像中主神构形元素的象征性 | 第42-53页 |
第一节 容貌及神态 | 第42-44页 |
一、面容 | 第42-43页 |
二、神情 | 第43-44页 |
三、体态 | 第44页 |
第二节 服饰 | 第44-46页 |
一、土地神首服及其指向 | 第44-46页 |
二、土地神身服及其指向 | 第46页 |
第三节 道具 | 第46-52页 |
一、手持物及其指向 | 第46-51页 |
二、坐骑及其指向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土地神纸马图像中其它视觉符号的象征性 | 第53-61页 |
第一节 侍从形象 | 第53-55页 |
一、样式与身份 | 第53-54页 |
二、象征性分析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图形符号 | 第55-60页 |
一、边框与顶饰 | 第55-57页 |
二、“回”字符 | 第57-59页 |
三、“光明符号”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土地神纸马图像的象征价值 | 第61-64页 |
第一节 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统一 | 第61-62页 |
第二节 审美想象中的“人神互动”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土地神纸马象征性的社会价值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插图目录 | 第70-71页 |
附录1 | 第71-74页 |
附录2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