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辐照下纤维复合材料宏—细观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表目录 | 第1-8页 |
| 图目录 | 第8-11页 |
| 摘要 | 第1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 ·激光的发展和应用 | 第14-16页 |
| ·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 第16-17页 |
| ·激光和纤维复合材料的相互作用 | 第17-18页 |
| ·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概述 | 第22-39页 |
| ·物质对激光的吸收 | 第22-26页 |
| ·金属 | 第22-23页 |
| ·非金属 | 第23-24页 |
| ·等离子体 | 第24-25页 |
| ·吸收率 | 第25-26页 |
| ·激光辐照的热效应 | 第26-29页 |
| ·激光辐照的力学效应 | 第29-37页 |
| ·激光冲击 | 第31-35页 |
| ·材料响应 | 第35-37页 |
| ·激光辐照的辐射效应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材料的细观结构及其与激光的相互作用 | 第39-52页 |
| ·材料的性质及其细观结构 | 第39-43页 |
| ·组元性质对宏观性质的影响 | 第39-41页 |
| ·纤维复合材料的典型细观结构 | 第41-43页 |
| ·激光和材料细观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43-48页 |
| ·能量沉积 | 第44页 |
| ·热应力 | 第44-46页 |
| ·热解和相变 | 第46页 |
| ·辐照产物效应 | 第46-48页 |
| ·材料细观结构辐照效应分析模型 | 第48-50页 |
| ·单纤维模型 | 第48-49页 |
| ·多纤维模型 | 第49-50页 |
| ·边界条件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材料细观结构辐照响应的数值分析 | 第52-74页 |
| ·程序设计和验证 | 第52-58页 |
| ·程序设计 | 第52-55页 |
| ·程序验证 | 第55-58页 |
| ·模型尺度和材料参数 | 第58-60页 |
| ·单纤维束模型的激光辐照效应 | 第60-64页 |
| ·单纤维束横布 | 第60-62页 |
| ·单纤维束竖布 | 第62-64页 |
| ·多纤维束模型的激光辐照效应 | 第64-66页 |
| ·热效应 | 第64-65页 |
| ·力学效应 | 第65-66页 |
| ·质量烧蚀速率 | 第66页 |
| ·激光参数对辐照效应的影响 | 第66-70页 |
| ·单纤维束模型 | 第66-68页 |
| ·多纤维束模型 | 第68-70页 |
| ·烧蚀产物对辐照效应的影响 | 第70-73页 |
| ·产物飞散的一维模拟 | 第70-71页 |
| ·产物对辐照效应的影响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材料细观结构辐照效应对宏观性质的影响 | 第74-81页 |
| ·细观辐照效应的特点 | 第74-75页 |
| ·混合法则的适用性分析 | 第75-78页 |
| ·激光参数对混合法则适用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 ·材料组分比例对混合法则适用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 ·组分性质差异对混合法则适用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 ·宏观尺度下纤维复合材料的激光辐照效应 | 第78-80页 |
| ·参数组-1 对应等效模型的宏观辐照效应 | 第78-79页 |
| ·细观效应对宏观辐照效应的重构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81-83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
| 附录A 复合材料的混合法则 | 第89-94页 |
| A.1 热学性能的混合法则 | 第89-94页 |
| A.1.1 导热系数 | 第89-91页 |
| A.1.2 比热 | 第91-92页 |
| A.1.3 热膨胀 | 第92-94页 |
| A.2 力学性能的混合法则 | 第94页 |
| A.2.1 杨氏模量 | 第94页 |
| A.2.2 剪切模量 | 第94页 |
| A.2.3 泊松比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