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白背三七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2页
    1. 前言第14-15页
    2. 植物学特性第15页
    3. 栽培与生产第15页
    4. 白背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5-23页
        4.1 生物碱类第16页
        4.2 黄酮类第16页
        4.3 酚酸类第16页
        4.4 多糖类第16-17页
        4.5 脑苷脂类第17页
        4.6 其他类型化合物第17-23页
    5. 生物活性及药理功能第23-25页
        5.1 降血糖第23-24页
        5.2 降血压第24页
        5.3 降血脂第24-25页
        5.4 抗氧化第25页
        5.5 抗肿瘤第25页
        5.6 其他功能第25页
    6. 民间应用第25-26页
    7. 小结与展望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2页
第二章 白背三七主要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第32-48页
    1. 前言第32页
    2. 实验材料第32-33页
        2.1 主要材料第32页
        2.2 主要试剂第32页
        2.3 主要仪器第32-33页
    3. 实验方法第33-35页
        3.1 白背三七冻干粉的制备第33页
        3.2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氨基酸的分析第33页
            3.2.1 水解氨基酸样品制备第33页
            3.2.2 游离氨基酸样品制备第33页
            3.2.3 氨基酸分析检测第33页
        3.3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色素的提取及定量第33-34页
        3.4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离与定量第34页
        3.5 根、茎、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离与定量第34-35页
        3.6 不同产地白背三七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离与定量第35页
    4. 结果第35-42页
        4.1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的氨基酸组成第35-36页
            4.1.1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水解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第35-36页
            4.1.2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第36页
        4.2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的色素组成第36-37页
        4.3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色素的定量分析第37-38页
        4.4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第38-40页
        4.5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主要化合物的定量第40-41页
        4.6 白背三七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三种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分布情况第41页
        4.7 不同产地白背三七中绿原酸和三种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测定第41-42页
    5. 讨论第42-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第三章 白背三七冻干粉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第48-87页
    1. 前言第48-4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9-55页
        2.1 实验材料第49-50页
            2.1.1 主要材料第49页
            2.1.2 主要试剂第49页
            2.1.3 主要仪器第49-50页
        2.2 实验方法第50-55页
            2.2.1 白背三七冻干粉的制备第50页
            2.2.2 动物实验第50-51页
            2.2.3 小鼠体重称量第51页
            2.2.4 空腹血糖水平检测第51页
            2.2.5 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第51页
            2.2.6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第51页
            2.2.7 糖化血清蛋白第51页
            2.2.8 血清肝功能酶的检测第51页
            2.2.9 血脂检测第51-52页
            2.2.10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52页
            2.2.11 组织病理学切片制备第52页
            2.2.12 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制备第52-53页
            2.2.13 Western blot第53-54页
            2.2.1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4-55页
    3. 结果第55-76页
        3.1 对体重的影响第55页
        3.2 对空腹血糖的影响第55-56页
        3.3 对空腹血清胰岛素的影响第56-57页
        3.4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第57-58页
        3.5 对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第58-59页
        3.6 对血清肝功能酶的影响第59-60页
        3.7 对血脂的影响第60-62页
        3.8 对肝脏的影响第62-71页
            3.8.1 肝脏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第62-63页
            3.8.2 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63-65页
            3.8.3 对肝脏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5-71页
        3.9 对胰腺的影响第71-76页
            3.9.1 胰腺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第71-72页
            3.9.2 胰腺中胰岛素的表达第72-73页
            3.9.3 对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73-74页
            3.9.4 对胰腺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第74-76页
    4. 讨论第76-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7-88页
基金资助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鹿茸草中三种苯乙醇苷的分离工艺及抗炎活性研究
下一篇: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抑制内质网应激IRE1通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