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我国金融主体成熟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第9-10页
    1.3 本文结构第10页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0-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16页
    2.1 金融主体范畴相关研究第12-13页
    2.2 成熟度范畴相关研究第13页
    2.3 金融主体成熟度及其类似范畴相关研究第13-14页
    2.4 文献评述第14-16页
第3章 金融主体成熟度理论分析第16-24页
    3.1 金融主体成熟度理论基础第16-19页
        3.1.1 金融发展理论第16-17页
        3.1.2 行为金融理论第17-18页
        3.1.3 金融生态理论第18-19页
    3.2 金融主体成熟度相关界定第19-21页
        3.2.1 金融主体界定第19-20页
        3.2.2 成熟度界定第20-21页
        3.2.3 金融主体成熟度界定第21页
    3.3 金融主体成熟促进金融发展的途径第21-23页
    3.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4章 我国金融主体成熟度指数实证分析第24-42页
    4.1 测量我国金融主体成熟度指数的思路设计第24-25页
    4.2 金融主体成熟度指标体系构建第25-30页
        4.2.1 投资者成熟度指标第25-26页
        4.2.2 金融机构成熟度指标第26-28页
        4.2.3 监管机构成熟度指标第28-30页
    4.3 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第30-31页
        4.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第30页
        4.3.2 数据同趋势化及无量纲化处理第30-31页
    4.4 数据的预处理第31-33页
    4.5 计算过程与结果第33-41页
        4.5.1 投资者成熟度计算第33-35页
        4.5.2 金融机构成熟度计算第35-38页
        4.5.3 监管机构成熟度计算第38-41页
    4.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促进我国金融主体走向成熟的路径及政策建议第42-58页
    5.1 我国金融主体走向成熟的发展路径第42-55页
        5.1.1 投资者发展路径第42-45页
        5.1.2 金融机构发展路径第45-50页
        5.1.3 监管机构发展路径第50-55页
    5.2 政策建议第55-57页
        5.2.1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投资的理性增长第55-56页
        5.2.2 规范金融机构业务,防范金融机构风险第56页
        5.2.3 建立金融监管框架,加快完善混业金融监管制度第56-57页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锚地位研究--以东南亚地为例